2025年7月3日,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举行年中深圳商办市场新闻发布会。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深圳全市投入使用的甲级写字楼新供应面积23.5万平方米,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全市甲级物业存量达到860.5万平方米。供应的延后也暂时缓和了空置率上行压力,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深圳全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半年微升1.2个百分点至27.8%。
2025年上半年,以外向型经济见长的深圳进出口贸易难以避免地受到冲击;而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力以及硬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也为深圳办公楼租赁市场提供持续需求。整体而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国内新旧动能转换期的结构性压力,对写字楼租赁需求构成影响,增量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不少写字楼项目投入使用的时间延后。
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华南及华中区研究部主管及董事张晓端分析,面对激烈的竞争,业主继续下调租金以留住或招揽租户,同时积极推出更多样化的服务以提升租户体验。总部型物业也在吸引关联企业回流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政府部门积极参与重点行业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为相关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优质办公空间。需求分流进一步加大甲级写字楼市场的去化压力,第二季度深圳全市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继续下探,较去年末下跌5.3%至每月每平方米160.1元。价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供应及部分存量项目的去化,上半年深圳全市甲级写字楼累计净吸纳量6.8万平方米。
零售物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深圳零售市场供应端表现亮眼,迎来共计30.3万平方米优质购物中心的新供应,主要贡献自K11ECOAST以及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深圳全市优质购物中心存量增至747.7万平方米。
2025年第二季度末,深圳优质购物中心最优层平均租金录得每月每平方米761.6元,半年下降2.4%,全市整体空置率上升1.2个百分点至9.1%,预计持续筹开的K11有望带动片区空置率下行。
大宗交易方面,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大宗交易成交规模波动明显,单宗均价金额降至5亿元,市场主流需求转向小总价资产。广州各区属平台招商引资及企业自用需求是推动工业(产业)类与非核心区办公成交的主要引擎;深圳受企业自用需求推动,上市企业及国企购置占据交易主体地位。独栋别墅及工业类资产法拍成热点板块,买家积极寻求低位入市机会;险资持续加码布局大湾区物流资产;同时,稳定运营的商业项目受投资人青睐,寻求更大运营提升空间。
据统计,上半年,深圳办公类物业成交总额近80亿元,多为自用买家成交,反映深圳自用办公需求仍然较为活跃,工业及商业类资产受关注度持续提高。上市公司及国企自用买家仍然是深圳写字楼市场成交主力。
戴德梁行华南区资本市场部主管及董事陈俊儒分析表示,市场参与的各方可以把握政策利好节点,抓住降息、优先政策等窗口,优选政策导向明确的板块;同时,“没有卖不掉的资产,只有卖不掉的价格”,在价格持续调整下,投资价值开始浮现,私人投资者将积极参与市场,透过企业处置物业窗口,择机低价收购优质物业;聚焦商业与产城基础设施,聚焦内循环、扩大内需需求增长以及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大宗交易市场有明确退出路径、回报明确可控的项目将会更有吸引力。另外,随着新经济崛起的基础设施将持续受到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算力需求激增,数据中心投资将重返热点;与此同时,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的配送仓储、医疗器械生产也获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