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文嫣
7月4日,在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业界专家预计今年夏天我国较多地区偏热,预计全年用电量增速在5%左右。分析人士认为,偏高的气温已带动火电发电量上升,叠加煤价承压,部分区域火电企业表现或好于预期。
今夏气温偏高电力需求激增
“预计202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专家汲国强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下称“报告”)时表示,今年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
谈及用电供需形势时,汲国强表示,基于对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判断,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总量将突破10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左右。今年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曾发布报告,预测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
电力供需环境方面,我国煤炭、天然气供需从相对平衡向宽松转变。2025年,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煤炭进口量稳中有降,全年煤炭库存持续处于高位,煤炭市场将保持基本平衡、时段性波动的发展趋势,市场供需将呈现相对平衡并向宽松转变的运行态势。受气温偏暖和需求放缓的双重影响,预计2025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将有所放缓,供应趋于宽松。水电来水方面,预计迎峰度夏期间,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呈“南北多、中间少”分布。
近年来,随着极端高温天气增加,天气因素对能源保供的影响越来越大。“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气温因素支撑下降温用电规模将维持高位,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地高峰时段供需紧张。”汲国强表示。
发电量增长火电企业业绩向好
此前,有电力企业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坦言,虽然燃煤价格回落,但不足以弥补上网电量下降,交易电价下降对业绩的影响,导致一季度火电业务出现明显亏损的状况。如今,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带动发电量增长,情况似乎有所改变。
作为湖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火电企业,华银电力7月3日晚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受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亿元至2.2亿元(未经审计),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75亿元至2.15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规上工业火电发电量由降转增,同比增长1.2%。民生证券能源行业周泰团队在近期报告中进一步提到,6月上旬、中旬火电发电量增速分别达到2.59%和2.07%。银河证券在近期报告中认为,近期煤价表现有望扭转市场对于火电2025年悲观的基本面预期,建议关注市场煤敞口大,且布局2025年年度长协电价下调幅度较小区域的企业。
还有公用环保研究员认为,不同区域的发电企业在发电量、电价方面将继续呈现分化的态势,导致火电行业盈利情况分化。沿海部分省份发电企业承受的压力较大。另外,在新能源市场化过程中,具备调节能力的火电、水电等电源也将有望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