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5 05:41:39 股吧网页版
“智行合一”看贵阳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贵阳因城在贵山之阳而得名,又称"筑城"。古代这里盛产竹子,所以用"竹"的谐音"筑"来命名。竹子那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性格,恰似贵阳在发展道路上的生动写照。

  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延绵百里的环城林带,穿城而过的“母亲河”南明河,星罗棋布的山水公园,绘就了一幅碧水绕青山、人在画中游的绝美生态画卷。

  贵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成绩斐然,共获批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4年,贵阳空气质量排名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首次位列第四。

  发展的脉搏与山水生态建设同频共振。贵阳作为省会城市、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强省会”行动取得跨越式成就——

  2024年,贵阳市生产总值5777.41亿元,比上年增长6.0%;贵阳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超6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约20万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列。贵安新区生产总值连续七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速,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

  作为贵州省发展的核心引擎,贵阳正以竹子般虚怀若谷的开放姿态,有节有序地规划布局,在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社会服务等领域呈现全方位发展态势,以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如同竹子拔节生长,在西部大开发中勇闯新路。

  贵阳之“智”:算力筑基,强化优质项目招引

  驰骋在贵安新区宽阔的双向八车道上,一座“算力之城”映入眼帘。借助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政策红利,“东数西算”正在赋能贵州数字产业打造新高地。

  在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内,10座数据机楼、超过10万台服务器,正夜以继日地在算力的海洋中奔腾不息,这里是贵州算力“大脑”的缩影。

  从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成立,到贵州跻身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再到以华为云为首的超级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落地生根……

  对于贵安新区来说,招商引资不仅仅是引进项目,更是吸引整个产业链的落地。通过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让更多的企业和人才选择扎根贵阳。

  目前,华为云、中国移动、苹果、腾讯等26个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在贵安新区相继落户,算力规模突破81EFlops,智算占比超98%,成为全国国产化算力规模最大、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数字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已达53.3%。

  在贵安新区的一座5G全连接工厂里,智能智造正赋能生态链生产流程,AGV小车正在忙碌作业,实现物料精准配送,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这里是惠科西南地区布局的首个数字化电子纸超级工厂,今年5月初正式投产开业。

  “这些厂房是经过改造而成的,原先的层高为2.5米,现需提升至2.6米。尽管这只是10厘米的细微调整,却涉及众多管线与电线的重新布局,改建工期原本需要6个月,但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被大幅压缩至3个月完成。”惠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将以贵安基地为核心,持续深化技术研发与场景创新,计划三年内实现大尺寸电子纸成本降低30%,推动产品在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普及。

  贵安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产业链生态正逐步形成。近三年,签约落地华为云智算基地、惠科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等重点项目超20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400亿元。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城市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优质项目的招引。

  2024年1月,从外地招引而来的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简称“聚力生”)一期10万吨氢氧化钾项目在开阳县开工。公司攻克技术难题和应对多项挑战,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项目于今年4月投产。

  聚焦“富矿精开”战略,布局高附加值产品。聚力生总经理向欣表示,作为精细磷酸盐产业的关键环节,未来公司将打通磷矿至高端特种肥料的全产业链,形成“磷矿—精细磷酸盐—特种肥料—电子级产品”的全链条闭环,填补贵州地区精细磷酸盐产品空白,推动产业发展。

  贵阳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发展成果丰硕,为贵州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1.1%。通过聚焦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等六大重点产业,贵阳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

  在这样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下,贵阳市的工业体系不断完善,众多企业纷纷落地生根,为贵阳市工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链主”企业,自吉利贵阳基地建成以来,已成功引进超40家配套企业落户,本地化配套率高达70%左右。2024年,吉利贵阳基地整车产量达到13万台,产值突破130亿元。

  此外,奇瑞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恒力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贵阳,为贵阳的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贵阳之“行”:向绿而行,厚植工业发展沃土

  贵阳凭借战略区位和资源禀赋,成为贵州“三线建设”的核心区域,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开发等产业茁壮发展。

  在振华集成电路产业园内,振华风光正在打造一批具有原创性、高技术壁垒的集成电路优势产品,形成从设计到封装测试的模拟集成电路产业链。通过“补链”打通“断点”,实现贵州省晶圆制造“零突破”,为集成电路产业安全和发展贡献力量。

  中航重机则聚焦大国重器的锻铸造、液压环控相关领域,完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材料研发及再生—成形制造—基础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生态配套环境,建立的钛合金循环再生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

  如今,贵阳的“三线建设”企业早已焕发崭新生机,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贵州轮胎的前身是贵州轮胎厂,始建于1958年,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近年来,贵州轮胎坚定智能化发展方向,为产品注入数字动力,赋能可持续发展。

  27台硫化空中EMS小车,12个智能机械手臂在缠绕钢丝圈,轮胎内部结构在2秒内经由AI判片系统完成检测……在中国轮胎行业及贵州省首座“灯塔工厂”里,贵州轮胎载重子午线轮胎分公司的一体化生产线正以高效、有序的节奏运行着,每日产能可达1万条轮胎。

  谈起降本增效,一组数据让贵州轮胎副总经理蒋大坤津津乐道:“通过持续挖掘AI智能应用场景,公司5G工厂产品不良率下降57%,单位制造成本下降27%,员工效率提升68%,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10个百分点,能耗降低43%。”

  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企业愈发重视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聚链成势,向绿而行。贵阳的产业升级呈现“三链协同”新格局。通过“强链补链延链”行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磷化工精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新阶段。

  踏入清镇市王庄铝精深加工产业园,高端铝基轻合金新材料项目厂房令人耳目一新。厂房所用的高强度、轻量化铝基材料,96%都具备可回收再利用性,成功实现了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厂房配备的光伏节能与储能设施,又让工厂化身零碳园区。

  “选择来清镇市投资,主要是因为这里拥有丰富的铝资源,公司可以在园区实现85%的原材料采购,极大地缩短了采购周期,实现降本增效。”贵阳龙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兴奋地表示,今年还接到了来自国外客户的5亿元订单。

  贵阳龙墅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3C电子产品、绿色装配建筑等领域。“未来,园区内将打造铝原材、挤压、深加工、氧化、喷涂等全产业链生态。这些工序将能拉动当地上下游几十个产业的发展。”陈杰如是说。

  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已深度融入贵阳的工业体系。数据显示,贵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已较“十三五”末下降18%,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5%,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

  贵阳之“合”:引金入黔,聚合现代金融与产业

  贵州山地面积占据91.2%,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过去曾被形容为“地无三尺平”的贵阳,早已在千山万壑上架起“高速平原”,让天堑变为通途。

  开放的通道,让经济大动脉保持畅通无阻。贵阳始终将交通发展视为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基础与支撑,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交通区位优势正日益显现。

  随着T3航站楼的启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已跻身全国2000万级大型繁忙机场阵营。据了解,贵阳已开通国际货运航线6条。2024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通航线206条;旅客吞吐量达到223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6.7%。

  除了航空枢纽,贵阳积极拓展铁路、公路国际通道,着力推进贵阳国际陆港(简称“陆港”)等国家物流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制造业物流降本增效。

  陆港的建设,打开了外向型发展的多维通道。陆港已畅通中欧(中亚)、中老通道,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黔粤通道的重要枢纽。依托陆港,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试点实现西南地区“两省一市”全国首发,为西南地区电池运输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贵州造”的奇瑞万达新能源客车更实现首次出口老挝,标志着贵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式敲开国际市场大门,开启了陆港对外贸易的新篇章。

  贵阳传化公路港是黔中地区最大的货运车辆调度中心。“这里拥有信息交易中心、货运班车总站、仓储配送中心、智能车源中心等功能模块,真正实现物流企业与社会车辆两大物流主体在平台内的集约化经营与信息化管理。”传化智联贵州片区总经理吴德亮介绍。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金融的强大支持。

  贵阳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基金群,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水平。

  作为“引金入黔”核心工程,贵州金融城是金融和现代化服务的重要承载地。贵州金融城金融及专业服务机构总数突破550家,聚集了贵州省90%以上的金融、保险、证券总部,金融业规模在全省首屈一指,形成了“金融集聚、科技引领、服务完善”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

  在贵州金融城的核心区,高楼大厦林立,贵州观山湖基金小镇(简称“基金小镇”)就坐落在这里。

  记者从基金小镇了解到,截至2025年6月初,基金小镇入驻基金57家,基金认缴规模达1624.8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基金39只,规模超1500亿元。

  贵州观山湖基金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基金小镇成立以来,入驻基金企业累计投资项目610个,募投方向涉及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城市更新、新能源、文旅、现代农业等十几个行业。

  基金小镇为企业打造了近万平方米的“基金楼”,为基金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办公场所,并通过“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组合拳的模式,为企业提供注册、办公、产融对接等一站式“贵人服务”。

  “未来,依托基金小镇,将构建基金综合产业生态圈,为产业项目提供高效金融服务,助力贵州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地方经济、金融服务、企业发展互利共赢。”上述负责人表示。

  贵阳之“一”:知行合一,传承历史文化底蕴

  岁月悠悠,数百年风雨如晦。甲秀楼却似一位坚毅的历史守望者,矗立在鳌矶石之上。这座承载着“贵州人才辈出,甲秀天下”美好期许的建筑,已然成为贵阳最鲜明的城市符号。

  漫步贵阳街头,文昌阁、达德书院古韵悠然,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老建筑,与拔地而起的现代楼宇相互映衬,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碰撞融合,勾勒出贵阳深厚绵长的文化脉络和底蕴。

  五百年前,王阳明在修文县龙场参学悟道、教化民风,提出了“知行合一”学说,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裂变。

  王阳明潜心耕读,参透“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良知真谛,赋予“心即理”新的内涵。

  阳明心学体系在贵州初步形成,贵州贵阳也因此成为阳明心学的“圣地”。王阳明的足迹,在贵阳的城市记忆里历久弥新,成为重要的人文地标。

  在文化赋能方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云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贵阳巧借阳明文化地标的建设,成功塑造城市IP,显著提升了文化辨识度。以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为核心,贵阳巧妙串联起阳明祠、孔学堂等丰富资源,精心打造出全国性的阳明文化研学基地。

  修文县连续举办“阳明文化节”,每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为文旅综合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在中国阳明文化园,阳明洞、何陋轩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景点被赋予新使命,研学团队穿梭其中,以游促学,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2024年以来,修文县接待研学游客超24万人次,研学综合收益超5000万元。

  与此同时,贵阳正加快文化IP的产业化步伐。张云峰分享道,开发阳明主题的文创产品与沉浸式戏剧,使文化符号蜕变成为新的消费场景。在青云市集、新印1950文化创意园区等潮流地标,有着各具特色的阳明心学主题文创专区,不仅展示了阳明心学的文化内涵,还通过创新的设计和互动方式,吸引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进一步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行证知,知行并进。

  古往今来,源远流长的历史根脉和人文精神,滋养着贵阳儿女,熏陶着黔中大地,造就了“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塑造了贵阳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核。

  在张云峰看来,贵阳将“知行合一”的精华内核与经济发展所需的文化基因巧妙结合,让心学理念为经济发展注入灵魂,强化了产业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老干妈等本土企业,纷纷将阳明心学中“致良知”“事上磨炼”的智慧融入发展,打磨出“诚信打底,实干创新”的“金字招牌”,企业软实力显著提升。不少黔商企业通过开展阳明伦理培训,降低了内部管理成本,大幅提升企业效益。

  从“竹”到“筑”,从“知”到“智”,从城市建设到科技创新,从文化传承到生态保护,贵阳发展的每一步,无不镌刻着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机遇在前,使命在肩。站在新起点,贵阳正秉持敢为人先的魄力,用敢干实干的作风,书写下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强省会”壮丽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