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北京报道
今年6月,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本届博览会吸引了近4700家中非企业、3万余名中外客商参加,初步达成的合作项目总金额超过110亿美元。
据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宗武透露,中国已与3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旅游合作文件,将34个非洲国家列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与非洲建立了176对友好城市。其中,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期间在原有166对基础上新增10对友好城市。
中非旅游合作不断拓展。《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加强文化和旅游合作对推动中非人员往来、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中方支持所有非洲建交国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鼓励双方加强旅游交流合作,助力非方旅游产业振兴。中国支持本国航空公司加强同非方航空公司合作,为双方航空往来提供便利。中方支持中国民营企业投资非洲旅游业。
张宗武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将中非旅游合作纳入专项章节,涵盖双向旅游推广、技术交流、人员往来等内容,为中非旅游合作指明了方向。非洲国家进一步出台与旅游投资相关的政策,将促进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旅游的热情。此外,航空互联将对旅游投资起到流量转化、产品升级和消费延伸的基础支撑作用。
当前,非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都在争相开通新航线,以吸引更多游客到来。去年,津巴布韦驻华大使馆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承接津巴布韦8个机场的改扩建项目,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基金会联系了中国国内擅长建设机场项目的企业与其对接。“若项目完工,将会极大增加津巴布韦的客机停靠数量和运营班次,赴津巴布韦的游客数量无疑会增多,增加在津巴布韦的消费,进一步提振津巴布韦的经济。” 张宗武指出。

(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宗武受访者供图)
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
《21世纪》:你如何看待中非合作对于全球南方的意义?
张宗武:中非合作对于全球南方来说意义重大:从空间范畴来看,非洲大陆与中国陆地面积之和约为4000万平方公里,世界陆地面积近1.5亿平方公里,占比达26.7%。从人口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底,非洲人口与中国人口之和为28.7亿,全世界人口82亿,中国和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35%。从国家数量来看,中国和非洲大陆合计共有55个联合国会员国,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28%。因此,中非团结合作必将重塑南南合作的实践范式。
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我参加了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和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两个会议均提及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全球南方现代化需要以中非现代化为依托。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顺应了全球南方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历史大势,必将进一步壮大全球南方力量,助力全球南方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中非围绕实现现代化推进双方全方位合作,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树立了榜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了新篇章。
《21世纪》:中国对非洲旅游业投资趋势如何?哪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具有旅游投资潜力?
张宗武:中非旅游业投资趋势是令人乐观的,依据在于:非洲各国政府逐渐重视旅游业,出台了许多刺激本国旅游发展的政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中国及一些国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游客到非洲旅游。入境非洲国家签证越来越好办,程序简化,对中国免签的非洲国家越来越多,去非洲旅游的中国游客也会越来越多。此外,非洲公路、铁路、机场、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大大缩短路程所需时间,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抖音等平台对非洲当地风土人情的传播,也增加了中国民众对非洲的好奇心,使其有可能成为赴非旅游的游客。
上述因素使得赴非游客增加,故而本地餐饮、住宿、交通需求增大,从而需要不断建造酒店、度假村。伴随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设施、设备应用会越来越多,这为旅游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目前,旅游投资在非洲是个蓝海。包括北非、东非、南部非洲等在内的,重视旅游、政局相对稳定、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国家,都是具有旅游投资潜力的国家。
零关税政策与旅游投资相互促进
《21世纪》:《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给予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同时还提出“中方支持中国民营企业投资非洲旅游业”。在你看来,零关税政策与旅游投资如何联动?
张宗武:《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将中非旅游合作纳入专项章节,对双向旅游推广、技术交流、人员往来进行了说明,为中非旅游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企业对非洲进行旅游投资,需要非洲国家进一步出台与旅游投资的相关政策,进而刺激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旅游的热情。
零关税是中国在经贸领域对非洲国家实施的优惠政策。此政策极大地鼓舞了非洲企业,有助于物美价廉的非洲产品运至中国,丰富中国百姓的生活。在我看来,零关税政策与旅游投资可以相互促进:一方面,零关税政策有助于中国百姓花费较少的钱买到较好的商品,心情愉悦,增加到非洲旅行的潜在需求,带动非洲旅游投资。另一方面,非洲对华产品出口受益于零关税,经济效益提升,更有可能将资金投入与旅游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包括修路、盖楼、建设民宿等,从而带动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的发展。
《21世纪》:航空互联为旅游市场奠定基础。你对推动中非区域航空合作有何看法?
张宗武:航空互联对旅游投资起到流量转化、产品升级和消费延伸的基础支撑作用。非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都在争相开通新航线,吸引更多游客到来。去年,津巴布韦驻华大使馆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承接津巴布韦8个机场的改扩建项目。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基金会为其联系了中国国内擅长实施机场项目的企业进行对接。伴随项目完成,将会极大增加津巴布韦的客机停靠数量和运营班次,赴津巴布韦的游客数量无疑会增多,从而增加在津巴布韦的消费,进一步提振津巴布韦的经济。
需提升语言培训与支付便利
《21世纪》:整体而言,你如何看待中非旅游合作前景?签证便利化如何转化为投资信心?
张宗武:中国已与3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旅游合作文件,将34个非洲国家列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与非洲建立了176对友好城市。这充分说明中非旅游合作空间日益广阔。
签证便利化进一步促进了中非旅游合作的发展速度,中国企业对非洲旅游投资信心有所增强。比如,过去办理南非签证周期比较长,极大影响了中国已有项目的实施,制约了中国企业的投资热情。为此,南非政府出台了最新签证政策,提及可信雇主计划(TES)第二阶段启动,即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工作签证快速通道。参与企业需满足投资超1亿兰特、本地员工占比60%以上等条件,获批后可享受在线提交申请、豁免部分认证要求及24小时内极速审批等便利。
同时,可信旅行社计划(TTOS)简化团体签证流程。针对中国游客,可信旅行社计划允许认证旅行社统一提交团体签证申请,材料仅需电子版,审批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紧急情况可快至6小时)。中国公民还可以通过南非内政部eVisa平台在线申请旅游、商务等短期签证(停留≤90天),部分签证豁免延期至2025年9月30日等。
《21世纪》:中非旅游合作存在什么痛点?有何建议?
张宗武:我认为痛点主要在于语言障碍以及支付的便利程度。非洲语言主要分为五个语系:亚非语系(又称闪含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尼日尔-刚果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据公开数据,非洲的语言大约有2000种。这对当地导游提出了较高要求,既要精通中文,也要尽可能学习当地各部族语言,才能做好翻译。因此,需要提供语言培训支撑旅游业发展。
此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支付便利性,是非洲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有利于增强旅游的愉悦感,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消费。
《21世纪》: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基金会对于促进中非旅游投资合作有何设想?
张宗武: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尤其是人文交流伙伴行动。2026年是“中非人文交流年”,我们计划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合作,积极以文促游。同时,协助非洲国家驻华使馆举行旅游推介会、旅游研讨会,参加与非洲相关的旅游展览会,助力非洲旅游事业的发展。此外,携手中国企业开展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的旅游投资奠定基础。鼓励中国民营企业投资非洲旅游业,开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扩建宾馆、酒店等。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做好资金及资源方面的整合工作,全力以赴迎接中非旅游投资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