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伊始,各地又有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比如,7月1日,海南省临高县举行2025年下半年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暨抢拼经济誓师活动。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21个,总投资额达19.84亿元,涵盖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园区产业等关键领域。7月2日,安徽省举行2025年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据了解,今年安徽全省第三批开工动员项目537个,总投资3240.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69.1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3个,50亿元以上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实现量与质的“双提升”。
“下半年各地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预计重大项目的开工时间安排将更加紧凑,能够迅速掀起建设热潮,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后续建设任务的推进奠定良好基础。”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重大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能够有效吸纳投资、扩大内需,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对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重大项目在投向领域方面也呈现出新特点。
以前述安徽开工的重大项目为例,项目“向新向高”、结构“向好向优”,是其显著特点。据了解,这批项目中,投向新兴产业项目271个、占比50.5%,年度计划投资304.1亿元、占比45.4%。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51个,新材料项目53个。投向高技术项目137个、占比25.5%,年度计划投资168亿元、占比25.1%。
宋向清认为,从项目结构特点来看,新兴产业占比高是各地共性,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热门领域投资强度加大,有助于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竞争力,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朱华雷表示,各地的重大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结构优化等特点。此外,随着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持续投入使用,重大项目建设将加速推进,为地方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大项目投资“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国家统计局6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从地方看,今年1月份至5月份,重庆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8.1亿元,投资进度(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40%,同比增长3.7%,为经济稳中有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26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长沙全市659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0.5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2.84%。市级重点项目中共有160个新建项目实现开工,其中54个项目提前开工。
宋向清表示,预计后续各地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将稳步推进,项目结构将持续优化升级。随着各地对新兴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后续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迈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