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资产”)投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近日获得批准,截至目前,已有5家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获批设立。同时,已有3只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产品投入运行。
根据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批准同意阳光资产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全资设立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恒益”),要求阳光资产在投资阳光恒益及其后续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与阳光恒益的风险隔离、关联交易管理等制度,切实防范风险传递和利益冲突。同时,应当有效履行股东职责,督促阳光恒益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阳光恒益是我国第5家获批设立的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意味着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持续深入推进。此前,已有4家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获批设立,其中两家已经设立相应的私募基金产品并投入运行。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设立的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着两只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其中,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全部投资,为公司型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契约型基金产品,也已经在运作当中。
同时,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投资设立的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康稳行”)近日成功完成首笔投资交易,标志着其业务平稳启航。
谈及投资思路,泰康稳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追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最终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稳健运行。具体而言,首先,以高股息资产为基石,重点布局经营稳健、弱周期属性、分红稳定的板块;其次,锚定产业升级红利,侧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布局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再者,逆周期战略买入,实现风险收益平衡,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邹野对记者表示,契约型基金本身不具备法律实体地位,完全由基金管理人进行管理,设立简便。同时,契约型基金还有易标准化、份额转让便利等优势,也没有双重征税的问题。因此,契约型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更为匹配,预期将是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产品的主流形态。
此外,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设立的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登记,目前尚未发行产品;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获批投资设立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还未完成备案登记。
保险机构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以长期持有为目的,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落地形式。根据公开信息,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业内人士认为,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有助于险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权益投资比例。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一改革也有助于险资机构更好发挥耐心资本的优势,当好股市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