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第二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产品7月4日上报。此次共上报11只产品,其中2只为股票型,9只为偏股混合型。后续还将有管理人陆续上报创新浮动费率产品,相关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与首批产品一致,第二批各家管理人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费率水平。当投资者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管理费率。投资者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则不适用分档安排,一律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
记者了解到,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本次上报产品从名称看,除全市场选股产品外,还有4只为聚焦行业或者主题的产品,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主题。另外,个别产品还采取了发起式安排,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业内人士表示,首批产品社会及市场效果良好,看好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发展前景,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契合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积极支持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研究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鼓励长期持有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于5月16日上报,5月23日获批注册后,于5月27日陆续启动募集。据统计,截至6月底,已有24只产品完成募集并成立,合计募资226.8亿元;华商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旗下2只产品因为渠道档期安排原因,正在募集中,募集情况整体良好。24只已结募产品合计募集226.8亿元,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9.45亿元,显著优于年内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整体水平,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单只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平均募集规模约4.4亿元。
据市场人士观察,目前市场各方反应整体积极正面,多家基金公司更是用真金白银表达对旗下产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