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宣布撤销浙江分公司
7月4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正式宣布,撤销浙江分公司。撤销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仅剩3家,分别是北京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和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
此前市场就有传闻称,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计划在年底前关闭浙江分公司,调整在中国的业务布局,收缩最初侧重的财富管理业务,转而优先扩展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针对相关战略调整,记者向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方面发出采访邀请,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正面回应。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撤销浙江分公司
7月4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在官网公告,为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公司决定撤销浙江分公司。自公告之日起,撤销分支机构将不再新增客户和开展新的业务活动。8月1日收市后,撤销分支机构客户将整体迁移至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于2019年3月由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2019年11月获得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是2018年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后,首批获准设立的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之一。
不同于大多数外资券商在国内主要以投行和QFII业务为发力点,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选择涉足零售领域,重点聚焦财富管理业务。
自成立以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不断加码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先后在全国核心城市开设网点。2020年3月27日,野村东方国际淮海中路营业部在上海中环广场正式开业。同年12月,北京分公司成立。2021年,深圳和浙江分公司也相继成立。如今,随着浙江分公司的裁撤,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的四家分支机构将缩减为三家。
在华展业难点待破
与具备先发优势和本土优势的国内券商相比,外资券商在华展业面临诸多难点。“外资券商业务扩展比较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运营规模普遍不大、人力资源配置不足,而且客户基础也有限。”某中小券商分析人士说。
外资券商2024年营收成绩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高盛(中国)证券业绩领跑,2024年净利大增158%至4.98亿元。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去年净利润也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不过,依然有不少外资券商2024年处于亏损状态,包括渣打证券(中国)、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中国)、瑞信证券(中国)、星展证券(中国)等,分别亏损0.78亿元、1.29亿元、1.35亿元、1.62亿元、1.69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传统的经纪、投行和自营业务外,外资券商应加大在资产管理、衍生品业务、跨境业务等领域的布局。在资产管理领域,外资券商可以利用其先进的投资理念和风险管理技术,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投资者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