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7月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这标志着中船集团旗下两大船舶总装核心上市平台整合迎来重大进展。
自2025年5月8日上交所正式受理本次重组申请以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整合工作稳步推进。随着审议通过的结果尘埃落定,前期监管审核工作已基本完成,交易进入实施准备阶段。后续尚需等待中国证监会签发注册批文,由上交所完成发行上市安排,即可正式实施。
合并后,中国船舶将整合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优质资产,推动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所属船舶修造及配套业务的协同优化,进一步提升研发制造实力。业内普遍预期,未来中国船舶将构建全球稀缺性龙头企业的估值逻辑,具备从资产规模、技术实力、交付能力到全球市场占有率等多维度重塑国际造船格局的实力,进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造船旗舰上市公司”。
当前,全球船舶行业正处在大周期上升阶段,船舶老龄化的必然趋势持续推动船舶更替需求的不断扩大。在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老旧船型的更替进程进一步加快。据克拉克森数据分析,截至2024年末,全球集装箱船平均船龄已达13.85年,仅比历史峰值低0.2年;成品油船平均船龄为13.34年,距历史峰值约1年;散货船平均船龄为12.23年,距历史峰值不足3年。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和新船高标准的技术要求,船舶制造企业在承受产能与技术的双重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强劲发展的时代机遇。
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在原有聚焦船舶海工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领域的基础上,融合中国重工在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业务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和突出船海主业。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优化船舶制造板块的产业布局,增强下属各船厂的高端船型制造能力,推动船海产品向高端化转型。同时,对各船厂进行差异化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各船厂建立主建船型的竞争优势和壁垒。同时,打造“中国船舶”的品牌名片,在与船东、供应商及其他产业链相关方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协同配合,凝聚市场竞争力,强化品牌话语权。
依据中国船舶及中国重工2024年度的财务数据测算,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业收入将逾1300亿元。展望未来,中国船舶有望通过进一步改善新接订单的结构,提高高附加值船舶订单的接单比例,从而提升整体的经营绩效和盈利水平,有力支撑公司的市场价值和股东权益。
下一步,中船集团将以此次重组为契机,以海洋强国战略为引领,不断做大做强船海产业,持续深化资源整合,加快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在新征程上推动船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