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北京报道
7月5日至8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月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称,金砖合作机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平台,是推动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本次领导人会晤是新成员印度尼西亚和10个伙伴国加入金砖国家后举行的首次峰会,还有多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受邀与会。“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巩固金砖战略伙伴关系,为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作出金砖贡献,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
巴西和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创始成员,双边合作有何潜力?未来贸易、投资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赴巴西投资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鼓励更多中企参与巴西农产品加工与冷链环节?围绕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7月3日对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亚太办公室总经理Victor Queiroz进行了专访。
期待金砖国家深化科技创新合作
《21世纪》: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于7月6日和7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你对此次会晤有何期待?
Victor Queiroz:我们期待金砖国家继续深化在贸易、可持续投资和科技创新等战略领域的合作。对于巴西和中国而言,双方在高附加值产品贸易、基础设施与可再生能源投资、依托多边机制加强对话以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存在巨大潜力。巴西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这为推进全球治理改革、发展中国家绿色项目融资等议程提供了契机。
《21世纪》:近年来巴西对华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未来,中巴经贸合作蕴含哪些新的增长点与亮点?
Victor Queiroz:我们见证了中巴贸易日益多元化。大豆、玉米、肉类等农产品仍占据巴西对华出口的主导地位,不过高附加值领域也有所增长,比如加工纸浆、工业化食品甚至采矿设备。这既反映了巴西在生产力方面的投入,也体现了中国对可持续、高质量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展望未来,有四个领域的合作将提振中巴经济增长:一是能源转型,重点在于生物能源、绿色氢能和电动汽车;二是数字经济,可加强数字平台和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三是可持续工业化,吸引中国企业在巴西的生产链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农业4.0,进一步推动食品加工和物流领域的创新。
创造“双赢”的商业模式
《21世纪》:中国企业在巴西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合作项目吗?
Victor Queiroz:近年来,中国在巴西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矿业和农业领域。其中,基础设施涉及港口、电力与通信等。我认为值得注意的项目包括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及将巴西生产商与全球消费者联系起来的数字平台建设。中国企业布局巴西电动汽车和电池市场也意义重大。
《21世纪》: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有何建议?
Victor Queiroz:我觉得,机遇在于巴西正在经历强劲的经济增长,通胀得到良好控制,失业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拥有2亿消费者、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政府实施了支持绿色工业化的计划。挑战则在于,需要理解监管的复杂性,适应环境要求,应对地缘政治变局。我的建议是,建立强大的本地合作伙伴关系,投资于可持续性发展,并使项目与巴西政府的优先事项(比如创新与社会包容)相契合。
《21世纪》:中国企业对巴西农业投资正逐渐转向全产业链布局。未来,如何鼓励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巴西农产品加工与冷链环节?
Victor Queiroz:我认为关键在于创造双赢的商业模式,将中国具有的物流专长与巴西的生产潜力相结合。激励措施可能包括: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为专门从事加工的自贸区提供支持,投资可追溯性和降低冷链损耗的技术。
在我看来,巴西是理想的合作伙伴。基于整个产业链的合作,有助于满足中国对优质、安全的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