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4 14:50:40 股吧网页版
年中车市上演冰火两重天:车价探底市场火热 消费者为何越买越“冷静”?
来源:上观新闻

  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记者在多家汽车品牌门店都看到了人头攒动的场景。受政策与促销的双重驱动,本是淡季的6月车市随着申城出梅之后的气温——一路飙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预测,6月乘用车零售市场将以200万辆创下“淡季不淡”纪录,新能源渗透率飙至55%。

  单月销量实现同比“六连涨”的上汽,预售3分钟狂揽20万订单的小米YU7……上半年的热度犹在,刚刚开头的7月又会迎来一众新车密集上市。在促销大战与消费理性这宛如“冰与火”的变奏中,新能源汽车行业必将加速内部新陈代谢和格局重塑,消费者也将为价值而非价格埋单。

冲刺销量,6月车价探底

  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今年上半年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比亚迪、上汽、吉利、长安、奇瑞、长城6家车企上半年销量总和为879.29万辆。比亚迪与上汽上半年销量均超过200万辆,上汽6月销售整车36.5万辆,同比增长21.6%。

  进入6月以来,车企为冲刺季度及半年度目标密集推出促销政策,叠加“6·18”电商大促节点,终端折扣率进一步扩大。乘联分会调研显示,6月中旬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4.8%,随着月末“末班车效应”的营销刺激,进一步拉动车市增长。

  不少汽车品牌门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6月是半年销量冲刺的关键期,叠加国补、限时优惠等各种政策,有些车型降幅达20%以上。“6月中下旬可能是未来一两年车价最低点,豪华品牌打出‘骨折价’,新能源汽车也通过配置升级、保险补贴、赠送充电权益等方式变相降价。”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说。

  随着多家车企交出半年报,上半年车市厮杀尘埃落定。小鹏汽车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超3万辆,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超过2024年全年;零跑汽车交付达48006辆,同比增长超138%;鸿蒙智行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刷新单月、单日销量历史新高;特斯拉6月国内销量6.1万辆,环比上涨59%,创下二季度单月最高国内销量。

  乘联分会预估,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今年1至6月累计批发647万辆,同比增长38%。国家“两新”政策补贴拉动效果突出,成为上半年车市最重要的增量因素。

消费决策更趋理性

  与车企销量推高、花式促销形成对比的是,消费者的决策变得更加理性。记者在多家品牌门店走访发现,价格固然有吸引力,但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智能化体验等因素正被消费者反复审视。

  “这车标称续航420公里,夏天实际能跑多少?如果选择租电版,换电站和蔚来共用吗?”在绿地缤纷城蔚来门店,李女士向销售人员详细咨询新车萤火虫的配置细节,李女士家中已有一台新能源SUV,打算添一台小车用于日常通勤。

  在智己汽车门店,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是智能体验。“听说这款车的车机交互很丝滑,我对数字底盘和一键AI代驾功能很感兴趣。”正为自己选购第一台车的何先生,一眼相中了智己新款L6。考虑到经常有自驾出游计划,他在纯电和增程之间还有些犹豫。当销售人员告知智己下半年将推出增程新车型时,何先生当即表示,会重点考虑增程。

  这种理性决策在小米YU7的销售过程中也非常明显。尽管创下预售纪录,但因交付周期长达53至56周,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转向其他品牌。蔚来、极氪等品牌也迅速推出“全额补贴5000元定金”政策,提供现车或2至4周快速交付,争夺因等待焦虑流失的客户。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当前价格促销对销量拉升的边际效应显著减弱,消费者决策逻辑发生根本转变。智能化体验的成熟度、车辆安全冗余设计以及品牌服务网络的覆盖密度与响应速度已成为隐性价值标杆,直接决定最终订单转化。

行业格局重塑进行时

  业内普遍将2025年视为车企“分水岭”。今年年初,麦肯锡发布的中国车市报告提出,目前这场淘汰赛即将进入读秒阶段:无法在一两年内推出合格智能电动汽车的车企,无法向公众及投资者展示可信服的扭亏战略的车企,可能会在这场淘汰赛中“折戟”。

  毫无悬念的是,车企将走向以技术和服务为锚点的“价值战”。连续两款车上市即爆款的小米汽车,被视为继特斯拉之后又一条“鲶鱼”,将重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格局。高盛研报提出,YU7进一步扩展了小米“人-车-家”生态系统边界,对消费者具有更强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入华10年,只靠两款车型走量“霸榜”纯电汽车市场,而小米SU7销量已经连续6个月超过特斯拉Model 3,新上市的YU7则对标Model Y。小米汽车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和生态构建方面越走越稳,未来电动汽车行业是否会迎来“新旧交替”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