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4 14:42:49 股吧网页版
“赛博城市”吸引全球购 深圳入境游紧追上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过境免签政策执行后,哪些城市赢得外国游客青睐,是时髦的上海、3D城市重庆、鲜香麻辣的成都,还是千年古都西安?

  数据显示,自带科技感的“赛博城市”——深圳在国内外社交网络的热度上升极快,已追至上海身后,位列第二名。

  “China in the future”——正在成为YouTube上不少外国人抵达深圳拍摄vlog的常见标签。

  2024年,深圳接待外国游客122.5万人次,紧随上海、广州。2025年一季度,深圳接待外国游客已经达157万人次,同比增长39.5%,超过广州,仅少于上海。

  伴随着外国游客不断涌入,深圳的入境游客数量更是呈现指数级增长。2024年,深圳共接待入境过夜游客976.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7%,2025年一季度,深圳共接待入境游客800.94万人次,同比增长17.3%。

  打卡赛博城市旅客专点无人机外卖

  近期,深圳大中华广场一侧的小巷成为了外国游客观看深圳灯光秀的最新打卡点,类似“城市变装”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传播。画面上,手持一杯啤酒坐在街角,随着音乐起身,镜头拉伸,一栋栋发着蓝色、红色光芒的摩天大厦出现在镜头里……

  与其他旅游热门城市不同,深圳在外国游客眼中更“赛博”,旅游规划中不少时间都是围绕着科技感展开。拍摄赛博城市景观照片、点一份无人机外卖、坐一次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看无人机表演等项目,均深受外国游客喜欢。

  美团无人机商业战略负责人刘硕表示,今年,假期到深圳公园打卡无人机配送的外籍游客明显增多,来自西班牙、韩国、日本、波兰、美国、英国、瑞士等十多个国家的外国游客,到深圳公园打卡了无人机配送,海外用户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61%。

  世界之窗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在微缩景观地标打卡拍照、体验激流大峡谷等特色动感娱乐项目,深受入境消费群体喜欢。今年以来,景区接待入境游客已达2.5万人次。

  深圳世界之窗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吸引入境游客并延长其停留时间,景区常态化推出《无人机·飞跃世界》表演,以科技手段打造视觉奇观,吸引国际游客。延长动感项目(如追梦乐园、米开朗琪罗奇遇)的运营时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既不是旅游热门城市,也缺少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年轻的深圳为何成为入境游客新目的地?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重要驱动因素。在深圳华强北、深港融合商场等入境人士高频出没地,不少入境游客告诉记者,深圳毗邻香港,叠加免签政策,让其在香港完成工作后,选择来深圳游玩度假。

  科技形象效应正在成为其引客的重要来源。一位来自美国的研究生JACK 告诉记者,他是美国一所大学建筑专业的学生,机器人对建筑的制造非常重要,所以他选择在暑假期间,专门来深圳看一看。

  值得一提的是,“甲亢哥”等网络达人分享的深圳科技文旅体验项目,成为吸引外籍游客的加速器。在记者实地走访中,有许多外籍游客向记者表示,正是看到“甲亢哥”们在深圳的旅行体验,希望来深圳深度体验一番这种科技文旅项目。

  “扫货”华强北每楼层都有海外客身影

  入境游客也喜欢“买买买”。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数据显示,深圳入境消费市场持续火热,前五月,境外人士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7109.5万笔、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37%。

  南方财经记者走进深圳市华强北发现,海外游客占比明显增加,在商场的每一个楼层里,几乎都有遇到海外游客,五一期间,深圳华强北更是日均接待超7000名外国游客。

  在距离华强北华强电子世界4公里的深港融合商场,不少刚刚抵深的外籍游客携带着巨大行李直奔此处,目的就是“扫货”。

  到深圳购买电子产品,成为了许多外国人来深圳的必选项。一位来自印度的游客告诉南财记者,大多数来中国的游客都想购买电子产品,这是因为在深圳可以买到质价比高的产品。

  手机、电脑、无人机、AI眼镜等新兴科技产品最受外国游客喜欢。深圳万象城顺电店长也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今年以来,入境游客购买手机、电脑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手机同步增加了44%,电脑同比214%;两个品类销售占入境消费产品的45%。

(“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摄/李金萍)

  这背后,既有消费电子选择品类丰富的支撑,更有超过性价比的吸引。一位华强北消费电子终端档口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其店内最受欢迎的一款电子手表为例,这款功能相近手表价格不足国外价格的十分之一。

  以国货潮品为代表的免税产品也深受入境游客喜欢,今年前5月,深圳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9倍,办理业务量同比增长 2.8 倍,其中大疆、华为等国货潮品业务笔数占比达29.5%。

  深圳也意识到了这一轮流量机遇。深圳加速构建“退税商店商品—便利化退税模式—海陆空退税口岸”的全链条离境退税管理体系,提升境外旅客便捷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退税商品方面,深圳退税商店数量较年初增长25%,“即买即退”商圈已实现对离境退税口岸所在区的全覆盖。截至目前,深圳已经拥有610家离境退税商店,离境退税商店数量仅次于北京的832家,在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品类正在不断向深圳特产丰富。6月20日,深圳推出了第十批离境退税商店,亨得利钟表、玛丝菲尔时装等时尚产品赫然在列。

  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深圳的目标是退税商店数量突破1000家,同时将丰富离境退税商品品类,重点挖掘国货潮品,以消费电子、珠宝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导向,支持永丰源国瓷等中华老字号、华为折叠屏手机和大疆无人机等本土特色商品入选。

  在离境退税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则作为全国首个拥有海陆空退税口岸的城市。6月27日,深圳新增设了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两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成为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城市,“选择更多、耗时更少、体验更优”的入境消费体验正在深圳加速生成中。

  挖掘潜力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

  虽然深圳的入境消费今年格外火热,但是距离上海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消费金额来看,2024年,深圳人均入境消费金额为749.51美元,在一线城市中仅高于广州(712.42美元)。

  如何激发入境消费潜力,今年4月,深圳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立志打造周末节假日畅游地、“出国旅游替代”首选地、入境旅游第一站。

  为了更好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深圳将重点挖掘在区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产业科技等诸多资源,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品,推出更多极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快建设高品质的极富吸引力竞争力的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该次会议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号召力、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和高水平旅游景区,挖掘深圳在区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产业科技、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前沿诸多方面资源,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品,推出更多极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快建设高品质的极富吸引力竞争力的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方向明确,但难度不小。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认为,城市竞逐入境消费,需拥有具有一定异域风情的文旅产品,吸引入境游客为该文旅产品消费。该产品可以是具有稀缺性的自然风景,如西藏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是由城市文化底蕴长出来的文旅体验特色产品,如成都正在向国际传播的火锅、熊猫、川剧变脸等。

  对标而言,作为热门入境消费城市的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广州在羊城八景基础上,正在评选新的羊城八景;西安在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文化旅游地基础上,推出了大唐不夜城等特色景点,通过传统工艺活化、非遗创新、科技赋能等方式打造出丰富的文旅消费体验。

  将文旅产品串联形成一个可消费链条,深圳也待进一步发力。上海在陆家嘴、豫园、外滩等特色景点基础上,正在吸引全球潮流店铺开启首发活动。

  深圳也在探索深圳专属文旅产品。不久前,深圳启动“Amazing Shenzhen”全球旅游计划,推出“十全十美”工业游、“蓝海星辰”研学游、“飞越山海”低空游等新游线,推动培育深圳的国货潮品及深圳手信品牌。同时,东门步行街打造大湾区首条离境退税特色街区,促进退税口岸、商店与特色街区协同发展,满足旅客就近、一站式消费需求。

  在强化引人流、促消费之外,入境游客消费体验和生活便利化则是留住人流的重要部分,也是培育回头客的关键。

  深圳为此也在解题,比如在外籍游客入境深圳的窗口,深圳机场推出了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外籍来深旅客入境后可在该中心享受包括支付、文旅、交通、通信及移民事务在内的全天候一站式服务。

  其中,支付柜台协助外籍旅客下载移动支付应用及外币兑换引导;文旅柜台提供深圳中英文旅游地图与景点、线路咨询;通信柜台销售电话卡、租赁Wi-Fi设备;移民事务柜台在特殊节日为外籍旅客提供签证、居留许可等相关政策的咨询。

  深圳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也将进一步提升入境消费体验,包括上线自助退税小程序,使境外旅客可自助上传退税单据,线上即时校验审核;丰富境外旅客电子退付渠道,持续升级推广“一单一包”快验模式,升级“智能验核”,便利旅客“无感”通关;推出多语种政策服务,线上线下全渠道提供10语种离境退税指南,推出全国唯一的繁体版服务指南。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