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5年上半年ETF市场持续活跃,产品不断“上新”的同时,超3000亿资金蜂拥而入。叠加结构性行情助力,国内ETF市场规模再创新高。据Wind统计,截至6月30日,在境内上市的ETF总规模达到4.31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5.55%。其中,行业ETF“多点开花”,在港股医药、科技行情持续演绎的背景下,相关行业ETF也受到资金青睐。
相关ETF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流通规模达49.37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4.6亿元。除去7月1日因港股通非交易日暂停申购、赎回业务,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6月23日—7月2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累计超4.26亿元。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布局医疗保健行业占比超98%。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市盈率(PE-TTM)为33.51倍,位于近10年24.19%的历史分位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值得关注的是,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3日,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的管理费率在同为跟踪国证港股通指数的ETF中最低。低费率进一步降低持有成本,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可场内T+0交易,有利于增强流动性;跟踪精度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自4月3日上市以来相对于跟踪指数的误差为0.9759%(计算周期为周),其间跟踪指数误差在同标的ETF中最小,表明该ETF能够高度精准地拟合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走势,或为投资者提供更为贴合指数表现的优质投资工具。
此外,据证券日报,科创板推出的“市值+研发”的第五套上市标准极大助力创新性医药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加快研发成果转化,积累了众多优质创新药标的。如关注境内创新药机会,或可考虑同指数管理费率最低的科创医药ETF(588860),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科创医药ETF的管理费率在跟踪科创生物医药指数的产品中最低。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7月1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若干措施》有关情况。会议指出,《若干措施》提出了加强对创新药研发支持、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鼓励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组织保障等5方面16条举措,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实现“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目标。
华兴证券认为,随着医疗行业各项利好政策逐渐落地,看好2025年下半年医药行业行情,其中看好的H股生物医药板块包括创新药。
湘财证券表示,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投资机会。国内创新药产业步入盈利驱动新周期,关注两条投资主线。1)Pharma转型创新兑现:Pharma公司行业沉淀深厚,业绩韧性强劲,穿越多轮周期,当前创新管线步入兑现期,看好此类公司业绩和估值抬升投资机会。2)Biotech持续成长,产品海外注册催化:看好研发平台和商业化得以验证,潜在产品海外注册落地的公司。长期,产业运行至研发升级、创新求真、国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Biotech业绩逐步走向盈利周期,传统Pharma公司存量业务逐步出清,创新管线步入兑现期。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