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自重庆东站发车的G8699次列车缓缓驶入南川北站,重庆市南川区正式纳入高铁网络,从中心城区出发,20多分钟可直达南川,通行时间大为缩短。随着全面融入全市“半小时通勤圈”,南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南川区是东向、南向出渝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南川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特色优势厚植发展胜势,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文旅康养、现代农业“三个增长极”,推动渝东生态新城建设跑出加速度。
抓住关键点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作为要素聚集、态势良好的产业之城,南川抢抓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机遇,加快构建“332”产业集群体系,全力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
6月20日,南川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本次集中开竣工重点项目53个,其中,年产80万套轻量化高强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等29个项目开工,协议总金额约67.2亿元;铝器时代年产20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组件项目等24个项目竣工,总计投资约124.8亿元。这是南川坚持以项目为引领,持续补链条、优生态、建集群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南川以打造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契机,吸引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企业落户。同时,南川依托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诸多优势,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全链协同”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一步,南川将用足用好高铁开通带来的要素加速流动、技术空间外溢等红利,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精心培育铝器时代、鸿路钢构、中石化页岩气等百亿级企业,培优做强现代中医药、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集群,酝酿布局电子信息制造及软件信息服务、生物技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把握制高点打造文旅康养优选地
在距离南川北站约15公里处,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云雾缭绕、美景如画,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张名片,是四季宜游的旅游胜地。
南川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总抓手,优化“一山一片一带多点”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丰富景区景点游、康养避暑游、民宿露营游、农旅融合游“四游”业态,全力打造重庆文旅特色品牌,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今后,南川将把握高铁开通机遇,持续提升文旅康养产业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扩大文旅康养增长极特色品牌效应。
擦亮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名片。打造金山湖滑翔伞、飞拉达、神龙峡泉水漂流、峡谷溪降等10余项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提档金佛山研学项目品质,创新推出温泉康养等项目,加快创建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推动山王坪片区文旅康养成形起势。“花好月圆”主题文旅项目即将开园迎客,加快打造山王坪高品质康养生活新方式,协同推进良瑜、乐村片区、中海黎香湖康养项目建设,以多点支撑增强整体品质。
打响“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品牌。实施“178环线”人居环境、标识系统、旅游道路、配套服务、热门项目、赛事活动“六大提升行动”,丰富“趣打卡”“趣运动”“趣露营”等“趣”系列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驾游线路。
找准着力点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小巧玲珑的三色番茄,缀满枝头的李子,颗颗饱满的蓝莓……6月,南川大地瓜果飘香,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尝鲜。随着高铁的开通,坐高铁到南川观光、体验采摘的游客将越来越多。
作为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区县、国家优质稻标准化示范区以及首批市级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重庆特色农产品(方竹笋、南川米)优势区,南川有基础、有条件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做优特色产品,建设市郊特色农业聚集区。北部片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周末经济、小长假经济、研学体验经济,打造重庆市中心城区农旅融合优选地;南部片区深耕中药材、南川大树茶、方竹笋等山地特色产业,发展民宿、露营、户外运动等业态,打造“178环线”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培育特色品牌,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走好“观光农业、城郊农村、新型农民”发展新路,以果蔬、茶叶等产业基地为重点,以点带面拓展“一片三线”设施农业发展规模,推动南川米定制化生产、蓝莓集群化种植、南川大树茶品牌化发展;新建方竹抚育示范基地,加快“渝十味”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
数据来源:中共重庆市南川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