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4 00:28:31 股吧网页版
AI智护水资源:构建水生态守护新模式
来源:上游新闻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与《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指引下,智慧水务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传统的水务管理和渔政执法方式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和监管需求时,逐渐显露出效率低下、监管漏洞多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和构建水域生态保护“数字防线”提供了新的思路。

  渔政违法事件识别系统,让非法捕捞无处遁形

  为贯彻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的国家发展战略,在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支持下,重庆比特数图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打造了渔政违法事件识别系统。通过收集长江水域的大量图片数据,选择合适的人工智能视觉场景算法,使用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澎湃算力进行数据训练,将训练好的模型嵌入到边缘设备Atlas 200I A2盒子中进行推理作业,实现全天候对可疑目标的违规行为识别和预警,在提升长江流域渔政执法能力方面表现优异。

  渔政违法事件识别系统通过架设在沿江沿河铁塔上的高清视频监测设备对水面、水岸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基于边云融合AI分析盒对视频流进行实时识别分析,一旦发现违法捕捞、非法垂钓等行为,实时通过5G物联网与有线网络融合互补的方式将事件信息回传,系统收到信息将事件位置与网格管理匹配智能,同步协同调用5G云广播进行示警驱离,并将事件信息推送网格人员进一步现场处置,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利用5G融合网络将处置结果实时回传,完成事件闭环管理。

  渔政违法事件识别系统总体思路图 /图源华为

  通过构建集全流域无缝覆盖、全天候视频监测、违法行为AI识别与预警、预警信息精准推送、网格化巡查处置、人防技防统一调度等特点于一体的新型执法监管模式,渔政违法事件识别系统助力执法管控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仅解决了目前执法人员编制少、用人紧张、工作量大、重点水域监管难等问题,大大减少工作量,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更能及时定位跟踪、预警分析、事件处置对破坏环境、违法捕捞等现象,实现了长江重点水域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通过强化渔政执法监测手段和违法捕捞的预警分析,提升了渔政执法主管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渔政违法事件识别系统工作界面 /图源华为

  据悉,渔政违法事件识别系统现已成功部署超2000路云边结合智能监测,覆盖江河、水库、乡村、景区等多场景,涉及重庆、四川、江西、湖北、浙江等地,成功运用于渔政执法、水库监管、农业污染监管、景区管理、乡村治理等多个案例并取得优秀成果。

  水库矩阵管理系统,筑牢水库安全“智慧防线”

  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自然灾害频发态势的加剧,水库作为防洪、灌溉、供水及生态调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提升水利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召,在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支持下,重庆比特数图科技有限公司基于Atlas800推理服务器和Atlas 200I A2加速模块,打造了水库矩阵管理系统,运用极简易用的昇思Mindspore AI框架发挥Atlas系列硬件的极致性能,实时监测水库运行情况,预警响应效率提升至90%,确保水库安全度汛,有效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水库矩阵管理系统在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项目基础上,构建感知监测体系,通过在水库周边架设高清相机与AI计算节点,分析预测水库未来降水量,同时基于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平台,全面提升水库运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水库水位、降雨及大坝渗压、渗流、形变等运行状态全要素采集和智能化预警,助力水利部门提升水库安全管理能力。

  水库矩阵管理系统以构建“四全、四预、四管、四制”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作为建设目标,实现水库运行“全域感知、智能预警、闭环管控、安全长效”,两级平台一体化架构,梳理区域矩阵建设和单水库矩阵建设关系,打造两级平台一体化架构,纵向贯穿各层级水库管理部门(县水利局、乡镇、水库管理单位等),横向融入数字重庆三级体系架构,实现预警事件三级城市治理中心贯通。

  目前,水库矩阵管理系统已在重庆多个区县成功构建起“天空地水人”立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几百座水库的智能感知、精准预警与协同处置闭环管理,水库安全防御综合能力提升90%以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