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4 00:07:10 股吧网页版
汛期暴雨天气频发 这些保险对你有用!
来源:金融投资报

  7月3日下午,#成都暴雨#冲上热搜,其间诸如“十秒变成落汤鸡”“比依萍找她爸要钱那天还大”“在高架路上激流勇进”等讨论持续引发网友共鸣。

据微博热搜

  当天下午17时10分,成都市气象台更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此外,市应急局、市气象局联合发布提醒,提醒内容包括行驶车辆就近到安全区域暂避,避免将车辆停放在低洼易涝等危险区域,如遇严重水侵等危险情况,应立即弃车逃生等。

据成都市气象服务中心微博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进入汛期以来,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受此影响,部分地区出现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各类保险产品如何赔付?消费者如何合理运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障?作为风险“减震器”的保险行业又该如何打好“防护伞”?

  合理运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障

  面对汛情,保险业快速启动灾害应急响应,密切跟踪灾情进展,加大资源调配,开通绿色通道,全力做好南方暴雨灾害保险理赔服务工作。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8时,广东、湖南、广西、湖北、贵州五个地区保险机构已支付保险赔款1.2亿元,其中预付赔款4815万元。在应对暴雨灾害过程中,保险业已向受灾现场累计投入人力超1.4万人次,派出查勘救援车辆超1.2万辆。

  受极端天气影响,人身、财产风险往往有所增加。在此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保险机制防范风险,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以车辆受损为例,受暴雨影响,车辆抛锚、发动机进水等车辆损失屡见不鲜。那么,暴雨导致的各种车辆损坏是否属于车险理赔范畴?对此,保险人士表示,车险综合改革启动后,车辆损失保险(以下简称“车损险”)保障范围已涵盖地震、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车辆发生相关损失,可以及时拨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确认是否投保相关保险,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办理后续理赔手续。

  具体来看,暴雨导致车辆损失一般分为车辆停放被水淹、车辆行驶遇水无法启动后逃离避险导致车辆停放被淹、车辆在水中被冲走或冲走过程中由于水流导致与其它物体碰撞、车辆被水淹后熄火后二次打火造成损失4类情形。其中,前面3种情形造成车辆损失均为暴雨属于车损险赔偿范围,而对于车辆采取正确避险且未二次打火的,不会造成发动机损坏,发生的保险事故也属于车损险赔偿范围。

  保险人士建议,消费者如希望在汛期人身和财产权益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可以关注自身需求,充分利用保险机制。如针对意外事件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可以投保人身意外险,防控意外事故危害;针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家庭财产损失,可以投保家庭财产保险,补偿家庭财产损失;针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车辆损失,可以投保车辆损失险,弥补车辆损失。在投保时请注意仔细阅读保险条款,重点关注免责条款等内容,以便在理赔时更好维护个人权益。

  加速构建巨灾保险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近年来,作为防范化解各类灾害风险的市场化机制,巨灾保险受到广泛关注。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巨灾保险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我国部分地区及保险机构已开始探索针对自然灾害的巨灾应对机制。

  如今年6月,湖南金融监管局指导保险机构运用巨灾保险机制做好暴雨灾害应对工作,要求机构及时启动巨灾保险工作机制,备足查勘理赔资源,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合理预赔。

  当前,最新的巨灾保险制度已经将保障责任增加至囊括了地震、台风、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常见自然灾害。由于巨灾在不同地区场景造成的损失不一样,各地方也在开展不同的巨灾保险试点。

  以四川为例,从新一轮巨灾保险启动,到全省首单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落地,巨灾保险“四川模式”正在持续升级。今年1月,四川金融监管局推动全省启动新一轮巨灾保险,该局联合四川省财政厅发布《四川省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工作方案》,以城乡居民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为保障对象,扩展巨灾保险责任,将原有地震灾种扩展至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全省范围内开办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

  总体来看,目前四川省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责任拓宽,保障更全面,保险金额翻倍,费率更优惠,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障需求。

  在巨灾频繁发生且损失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对于完善和创新我国多层次的国家风险治理和保险保障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分析人士指出,通过扩大保障范围和提升保额,促进释放各地区多样化巨灾保障需求,可以有效提高城乡居民的风险保障水平,增加对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补偿。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巨灾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让更多的居民受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