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导、上海信托主办的“2025年中国信托业消费者教育活动”在沪举行。活动以“信守权益·靠浦同行:共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新生态”为主题,围绕政策传导、行业实践分享、金融宣教模式创新等核心议题,旨在打通监管政策与行业实践的连接通道,凝聚消保工作合力。
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委员、专职副会长闫建东在致辞中强调,信托消费者是行业可持续发展基石,做好消保工作是践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协会通过四方面深化消保实践:完善体制机制,引导信托公司将消保纳入战略,强化适当性管理与信息披露;加大普及力度,通过知识手册、进社区等活动培育“学信托、懂信托”氛围;深化文化建设,以“诚实守信、以义取利”为核心引领全行业践行受托人职责;健全纠纷处理,建立多元化解机制,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零售业务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总经理陈雷在演讲中提到,作为浦发银行子公司,上海信托将消保贯穿业务全流程,其财富管理信托账户、“以房养老”不动产信托等创新业务紧扣民生需求,为集团财资赛道注入动能。未来浦发银行将深化与上海信托的资源协同,支持其推出更多消保创新服务,共同守护客户财富安全。
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表示,2015年至今公司累计兑付本金4.3万亿元、客户收益超2900亿元,以实绩诠释投资者信任价值。在践行金融人民性方面,上海信托密集落地市场首批家庭服务信托、全国首单不动产家庭服务信托等系列“首单”业务,在养老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领域形成信托特色社会服务模式,以金融创新切实服务民生福祉。
上海财经大学吴化斌副教授深度解析当前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政策协同效应,直言当前民间投资的信心仍然不太足,仍然有不敢投、不愿意投的现象。但他倡导理性投资,在复杂经济环境中,需以政策导向与市场规律为底层逻辑构建理性投资框架,将资产配置决策深度嵌入宏观经济周期研判体系,在风险收益动态平衡中形成科学投资范式。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拉动消费,以及货币政策是否能有更多的结构性工具去支持实体经济,打破对未来低预期问题?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仍需持续深入结构性的改革、加快传统行业升级、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让创新真正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消保宣教实践中,上海信托深度挖掘信托业务优势,推动公众对信托行业形成客观、全面的认知,有效破除信息壁垒,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在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改善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探索养老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创新业务,为民众提供多元化金融解决方案,以金融力量守护百姓幸福生活,助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在净化金融消费环境方面,上海信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打击非法金融中介作为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