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莹莹手环”和“天佑之眼”之后,上海知名公益助残咖啡店“熊爪咖啡”的员工们最近又换上了新款国产AR眼镜,可辅助聋哑咖啡师识别客人的讲话内容,展开互动交流。从细微的无障碍咖啡店改造,到合作研发外卖接单系统,熊爪咖啡为残疾人的工作环境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也看见了更大的就业潜力。
近日,记者从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市民圆桌会上,听到熊爪咖啡创始人王湉关于“通过科技创新研发辅助设备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建议。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人民建议征集圆桌会,我准备了很久,希望提的建议最好有落地的可能性。”王湉说,中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有不到1000万人有工作。随着高科技辅助设备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辅助设备已经可以实现绝大部分残疾人工作环境的无障碍。希望政府能够大力号召企业发展辅助设备,给予助残企业更多政策帮扶,让更多残疾人可以有工作机会。这位稍显腼腆的80后,平静地陈述门店运营经验后,会场上出现了格外热烈的掌声。

熊爪咖啡创始人王湉。
早在2020年,以一只黄褐色毛茸茸的熊掌通过墙壁递出咖啡的形象出圈,熊爪咖啡就开始迈出了助残事业的第一步。不止于为视障、轮椅员工定制咖啡机和工作站,熊爪咖啡以更为迫切的动力购买、开发助残辅助设备。2023年开始,门店先后与美团平台合作,研发具有外卖订单震动提醒功能的“莹莹手环”,可实现“扫码语音播报订单信息”的“天佑之眼”设备。两者都以员工名字命名。
“我们为听障员工升级了一款更轻薄、更长续航的,可提供实时语音转文字功能的AR眼镜,通过它帮助聋哑人看得见客人说的话。还与上海纽约大学合作,自主研发了一套回复系统,让客人可以看得见聋哑人心里想什么。之后我们还会升级具备AI功能的2.0版本。”在王湉绘声绘色地描述下,有与会者笑称:“这个产品同样适合i人,可以直接投屏回复客户。”

熊爪咖啡员工戴上新款VR眼镜。
近些年,熊爪咖啡特殊设计的轮椅咖啡店落地,已经培训了许多位脊椎损伤的咖啡师。王湉想到,辅助设备不仅仅可以帮助残疾人,也可以扩展到协助腿脚不便的银发族。“脊椎损伤人士的家中鲜有柜子,所有东西放在地上以方便拿取,老年人同样会面临这样的场景需求,无法拿取高处的物品。我们正在和一些工厂合作,研发一套可智能控制抽拉的货架,减轻这类人群的负担。”
长期与辅助设备企业的合作,让王湉对国内科技助残研发能力充满信心。因为AR技术、定制化POS系统的支持以及完善的运营经验,熊爪咖啡的模式已被联合国无障碍项目(Zero Project)评为2025年度创新实践案例,为全球无障碍就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上海有天然的优质商业环境,建议上海多多引进其他省市的科技助残辅助设备企业,成立首个助残高科技辅助设备企业园区,在上海本地进行研发,带动和引领全国、全球辅助设备市场”,王湉认为。
事实上,有关数字服务发展完善的建议已成为市民建言中的新关注点。在普陀区万里街道“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圆桌会上,一名饿了么平台代表就建议,平台与属地政府可以携手打造“数字化未来社区”,如利用“碰一碰”技术打造骑手进出友好型社区,鼓励骑手随手拍下社区消防安全隐患、参与老年助餐配送服务等,以线上能力赋能线下治理。又如,在问卷调查中,相当多的普陀市民在医疗领域建议中对在线问诊、电子病历共享等数字化医疗手段寄予高度期盼。

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市民圆桌会。
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介绍,今年,为提升“十五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普陀区在线上线下广泛征集各界建议意见。线下,先后组织了1个区级专场、10个街镇场次和若干个职能部门场次的市民圆桌会。线上,面向广大市民和企业发放了专项问卷调查,目前已回收民生版问卷9527份,其中,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文体领域排在建言领域前列。下一步,普陀区将会同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努力让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规划编制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