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在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开放’才能在不确定中创造确定性。时值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洲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可为当前不确定性的时代注入更多的确定性。”6月30日,第十一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洲论坛”在巴黎举办,论坛致辞环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

第十一届中欧“欧洲论坛”现场。
2025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重要节点,中法两国作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典范,正以开放为锚点,深化战略协同,探索重塑增长的重心。本次论坛以“不确定时代:开放重塑增长”为主题,特邀中法两国政商学界重磅嘉宾共同探讨两国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双方产业如何在不确定时代实现可持续增长等关键议题。
巴黎大区工商会会长Dominique Restino在欢迎辞中表示:“在价值链重组、可持续发展挑战加剧、经济主权日益受到重视等诸多快速变革下,法中关系正开启全新篇章。法国企业亟须顺应时代变局,而中国是诸多领域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法国企业的重要市场——对法国优势产业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展望未来,如何把握新机遇、创造中欧、中法合作新的增长点?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栋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第一,正确看待彼此发展,主动拥抱竞争合作新常态。健康的竞争是创新的催化剂,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才是孕育市场增量、成就共同繁荣的基石。第二,激发创新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双方携手打造基于创新的“中法方案”,有助于双方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第三,深挖贸易潜力,为中法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兴业提供便利。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正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建议法国企业追踪中国消费新趋势,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手段,更快、更全面、更直接地面向中国消费者。
最后,他寄语中法双方继续扩大相互开放、妥善处理经贸分歧,共同开创中欧合作共赢的下一个50年。
展望法中关系的未来,法国前总理、法国政府中国事务特别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首要任务就是增进共识。相较于关注当前全球环境中的短期变化,长期战略更为重要。他指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合作是中国和欧盟可着力寻求富有成效合作的关键领域。
法国前外交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Hubert Vedrine)则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法中关系蕴含着“钦佩、相互吸引和张力等元素,共同谱写了一段佳话”,但他同时强调,法中有必要共同正视当今全球环境的现实,当前变局为中法深化合作创造了机遇,绿色转型与科技发展是双方潜在合作的关键领域,因为法国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具备“顶尖专业能力”,而中国则拥有“卓越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