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3 22:52:20 股吧网页版
2025上半年ETF榜出炉:港股医药飙涨58%,光伏ETF集体重挫超11%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栗鹏菲

  2025年上半年ETF业绩榜单呈现罕见“冰火两重天”格局。Wind数据显示,在宏观经济转型与产业周期轮动的双重作用下,创新药与光伏两大赛道遭遇截然相反的命运——港股创新药ETF以超58%的涨幅傲视群雄,而中证光伏产业ETF则集体深陷超11%的下跌泥潭。

  这场资本迁徙绝非偶然。当生物医药板块在政策东风与技术突破中高歌猛进时,曾经炙手可热的光伏产业正经历产能出清的阵痛期。资金流向的剧烈分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层博弈。

  医药赛道强势领跑,港股创新药成最大赢家

  涨幅前十的ETF榜单几乎被医药主题“霸屏”,且高度聚焦于港股通创新药及生物科技领域,展现出资金对医药创新领域的强烈追捧。

医药ETF-微信图片_20250703172955_副本.png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以58.77%的涨幅傲视群雄,规模达78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领涨王”。紧随其后的是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涨幅均超过57%。值得注意的是,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虽然规模庞大,达到134.24亿元,但仍录得57.12%的高增长,显示出大资金对港股创新药板块的深度参与。

  生物科技子赛道同样表现抢眼,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ETF、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和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涨幅均超过51%。综合来看,涨幅榜前十的门槛高达51%,资金对港股医药创新领域的追捧热度可见一斑。

  传统能源与光伏遭遇寒流,板块ETF集体沉沦

  与涨幅榜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跌幅榜的“寒意逼人”,煤炭与光伏产业ETF成为“重灾区”,集体遭遇深度回调。

光伏ETF-微信图片_20250703173009_副本.png

  国泰中证煤炭ETF下跌12.28%,位列跌幅榜首,凸显出传统能源板块面临的压力。光伏产业ETF更是“全军覆没”,跌幅榜第4至第10名清一色为光伏主题ETF,包括平安中证光伏产业ETF、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鹏华中证光伏产业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华安中证光伏产业ETF、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跌幅均超过11%。其中,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规模近百亿,达到99.84亿元,但仍未能抵御下跌趋势,跌幅达11.21%,反映出光伏产业整体面临的调整压力。

  此外,华宝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下跌12.13%,成为跌幅榜中唯一的非能源类品种,显示部分科技子领域也面临着一定的市场压力。

  市场分化背后的深层逻辑

  市场呈现的极致分化,是资本市场对产业趋势变化最敏锐的响应。这种“冰火两重天”格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策与产业背景。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家医保局、卫健委等多部门对创新药发展高度重视,近期发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研发到支付全链条给予创新药产业强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舞台上的表现也日益亮眼。广发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郑恺团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中国药企在海外市场的License-out交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现出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全球竞争力。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交易结构的升级,从早期的小分子药物授权转向ADC、双抗、siRNA等前沿技术平台输出;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恒瑞、康诺亚等头部企业多次与默沙东、诺华等跨国巨头达成重磅合作;商业模式的创新,如2024年兴起的NewCo模式,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实现风险共担和深度绑定。

  与之相对,传统能源与光伏板块ETF的深度回调,则映射了产业周期调整的现实困境。近日,高盛下调全球光伏行业的产能出清拐点预期,认为可能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原因包括产能退出需要经历2—3年的财务亏损压力测试;需求增长与产能消化存在时间差;技术、政策、贸易环境等变量调整缓慢等。该机构认为,高成本产能预计在2025年开始大规模退出,但完全出清需持续到2026年。

  在汇添富中证基金经理赖中立看来,当前光伏产业表观产能约为市场需求的两倍。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行业全环节均处于亏损状态,行业底部特征明显,但行业内企业前几年有较多留存收益,价格战预计还将持续。长期而言,在产业链价格下移的过程中,随着各环节产能错配,新技术扩张环节、量增价稳的逆变器与储能环节、光伏玻璃等处于周期底部有望恢复。

  展望后市,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基金经理刘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国创新药市场潜力巨大。在需求端,人均医疗支出占GDP比重较低,且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催生相关领域的创新药需求;在产业端,港股创新药板块加速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研究转化成果时间逐步缩短,发展空间广阔。随着AI研发应用深化、投入产出比提升及前期积累释放,港股创新药板块或迎来收获期。

  东方证券在《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投资价值分析》研究报告中认为,港股创新药公司仍将引领行业继续高歌猛进。其核心原因在于,第一,经过前期持续研发投入,港股创新药公司已经培育出了一批处于全球前列的爆款品种,潜在价值巨大;第二,随着商业化产品销售收入不断累积,创新药公司正在迎来收入和利润端的高速增长,部分港股龙头公司有望率先实现盈利;第三,港股的18A政策(即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通过18A规则上市)使其拥有了众多具有特色的稀缺标的,这些公司的成长有望带动创新药板块整体快速发展。

  华宝基金则表示,长期来看,创新药是典型的“长坡厚雪”赛道,其价值难以用一两年的跨度进行衡量。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行业底层发展逻辑提供更多可选方案,而企业盈利拐点验证的是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同时,华宝基金也强调,投资者需区分“主题炒作”与“价值成长”,警惕短期涨幅透支未来现金流的标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