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3 19:53:50 股吧网页版
如何判断论文是否由AI撰写?欧洲研究人员找到新规律
来源:财联社

  在如今AI聊天机器人触手可及的背景下,科技变革对学术论文撰写产生了何种影响?

  本周发布在《科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给出了新鲜的见解:AI机器人对某些词汇有着强烈的偏好,且使用频率远高于人类,可以通过这种特点来寻找“AI代笔论文”的痕迹。

image

  这篇由德国蒂宾根大学研究人员提交的论文指出,找到了一种追踪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撰写论文摘要频率的方法。他们发现,AI工具倾向于过度使用一些特定词汇,例如“深入探讨”(delves)、“至关重要”(crucial)等,使用频率远超人类作者。

image

  该团队分析了2010年至2024年间发表的1500万篇生物医学论文摘要的用词特征,从而发现某些词汇在2022年底ChatGPT问世后,使用频率出现明显激增。研究人员解读称,部分词汇在ChatGPT问世前并不常见,所以他们认为这种用词变化是“AI写论文”的明显迹象。

  这篇研究也进一步归纳称,2024年总共有454个词汇被标记为“AI过度使用词”。根据这些AI偏好词的出现频率,至少有13.5%的生物医学摘要疑似借助了聊天机器人完成。而在某些特定作者投稿至低筛选标准的期刊中,AI生成比例甚至高达40%

  论文的第一作者,蒂宾根大学Hertie人工智能研究所数据科学系的课题组负责人Dmitry Kobak博士表示,看到如此多的论文摘要——通常是大多数人唯一阅读的成果总结,使用AI生成,着实令人感到惊讶。他感叹称:“像论文摘要这么重要的内容,你不应该那么做。”

  随着AI能力的精进,在学术研究领域使用AI已经不是难以启齿的禁忌,但部分研究人员仍然对论文显露出“AI痕迹”感到警惕。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Subbarao Kambhampati表示,一些科学家为了避免被怀疑使用AI,已经变得刻意避免使用“深入探讨”等AI偏好词。

  当然,这也与部分粗心的科学家把AI回复直接贴进不指望任何人阅读的论文,然后在学术圈“一夜成名”有关。Kambhampati举例称,在某个放射学期刊上,一篇报告中赫然写道:“非常抱歉,我无法获取实时信息或患者特定数据,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

  在《自然》期刊近期对5000多名研究人员展开的调查中,科学家们对“能否接受使用AI撰写论文”的态度可谓是天差地别。

  例如,在使用AI编辑和改写论文的假设下,35%的学者表示支持,还有35%的学者表示只要披露使用AI就行。

image

  另一个情境中,对学者能否使用自己的语言撰写论文,然后使用AI翻译。14%的人表示认可,22%的人表示只要披露使用AI就行,另外还有42%的人表示只要经过母语使用者审校并披露使用AI就行。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反对使用AI翻译的比例只有9%。

image

  对于这种状况,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医学教育主任Jonathan Chen博士表示:“目前一切都非常模糊,我们正处于灰色地带。这是蛮荒的西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