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2 23:39:00 股吧网页版
开赛以来迅速走红成为“超级IP” “苏超”到底有多出圈
来源:上观新闻

  最近一段时间,不管看不看足球,大概率会刷到“苏超”。

  人人都知道“苏超”火爆,专业机构——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则给出了这项业余赛事的“出圈指数”:关注人群中非传统球迷群体的占比近八成。

  “苏超”全称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参赛队是人称“十三太保”的江苏省13个城市。5月10日开赛以来迅速走红,成为“超级IP”,至6月21日,短视频平台#苏超、#苏超联赛等话题的播放量突破110亿次。

  7月2日,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披露了全省3189位常住居民参与的“‘苏超’赛事影响力与融合发展专题调研”结果。这项地方性的业余赛事,办出了不输全国性职业赛事的热闹劲儿。

  据江苏省体育局统计,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目前已吸引了超过18万名球迷涌入各个城市现场观赛。

  调查显示,95.2%的江苏居民知晓“苏超”,涵盖职场人士、学生、农民、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58.5%的居民表示,关注“苏超”是由于网络热点话题带动,关注人群中非传统球迷群体占比近八成。

  借着“苏超”比赛,江苏13个城市纷纷“整活”。“踏平花果山,再吃水蜜桃”,“无锡水蜜桃,踢飞你‘鸭’”……各种宣传口号“火药味”十足,而官方“放下身段”主动参与到网络“玩梗”中,更进一步打响了赛事的知名度。

  “苏超”为什么能火出圈?“苏超”的爆火带来了什么? 从“村超”到“苏超”,它们有哪些共性,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苏超”凭啥火出圈?

  •   合家欢式观赛,氛围感拉满

  6月1日,“苏超”第三轮最后一个比赛日,南京主场对阵无锡的比赛,在五台山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现场涌入了15669位球迷。球迷中间还有很多中小学生,他们打着雨伞或者披着雨衣,和爸妈一起组团来看球。

  开场仅1分多钟,南京队就率先进球。客队无锡队的看台,虽然人数不占优,但球迷也一直坚持为球队加油呐喊。最终,南京1比0取胜无锡。

  “苏超”第三轮的比赛在6座城市进行,共吸引了超过9万名球迷现场观赛。而自5月10日开赛以来,已经举行的18场比赛,现场观众人数超过了19万人,场均观赛人数超万人,超过了许多职业联赛的上座人数。

  •   场上比赛激烈,场外“梗王争霸”

  “苏超”没有一场球好踢,但每一场球都有“梗”。江苏13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借着比赛进行了“自我表达”。

  “盐水鸭对阵水蜜桃”,赛前的官方海报上,更是打出了“输了水蜜桃加盐,赢了盐水鸭加糖”的标语。刘邦故乡徐州对阵项羽故乡宿迁,堪比要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历史夙愿。

  造梗大赛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苏超”,并到现场观战一番。造梗大赛、互联网流量、现场观赛相互配合,彼此助攻,成就了“苏超”一个又一个名场面。

  •   低门槛全民参与,捍卫城市荣誉

  “苏超”球队以城市命名,球员则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教师、学生、快递员、程序员等。本次共有516名球员参赛,年龄从16岁到40岁不等。这种“全民足球”的新模式拉近了大众与足球的距离。

  它打破准入边界,秉承“你行你上”的原则,球队以城市命名,事关城市荣耀。江苏“十三太保”个个都有不服输的劲头儿。每一城的市民也拿出极大热情。城市与城市不一样,但都血脉相连,展示自己,也尊重对手。

  随着“苏超”的热度不断攀升,不少城市发现,原定的比赛场地已经不能满足超万人观赛的需要,需要调整到座位更多、灯光草皮等条件更好的比赛场地。

  在第三轮比赛结束后,南京、苏州、南通、常州不约而同申请更换主场比赛场地,让更多观众走进球场,感受现场氛围。

  目前,“苏超”常规赛已战罢五轮,第五轮场均现场观战人数3.08万人,约为第一轮的4倍。由于“一票难求”,更多的人通过电子设备、户外大屏等收看转播。

  “苏超”“村超”,带来哪些启示?

  两年前,贵州黔东南的“村超”一夜爆火,如今,“苏超”又突然崛起。两者有什么共性,又带来哪些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认为,两者的核心共性还是回归体育本质和文化共鸣。两者都构建了一个零门槛的参与平台,让体育回归大众,成为普通人释放热情的舞台。“它们的共性也表明,体育的生命力还是在于扎根民间、融入文化、服务民生。”

  万喆认为,“苏超”带来的价值是多重的。短期消费激增,长期也会带动产业的联动。“城市也通过这个赛事输出了文化符号,为中小城市提供了低成本高共鸣的品牌推广范本,实现了经济激活和城市IP重塑的双重目标。”

  万喆说,“苏超”以足球为媒介,将江苏的“散装”文化转化为发展动能,激活了地方经济,又重塑了体育赛事的价值维度。这种“体育+文化+城市”的融合范式,或将成为中国基层赛事破圈的新范本。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