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2 23:31:20 股吧网页版
金融半年观|上半年银行业被罚没近8亿元!超百人遭禁业处罚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从银行保险业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到资本市场大力培育耐心资本,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金融业在改革中育新机、于创新中谋突破。站在年中时点,南都·湾财社推出“金融半年观”系列报道,聚焦银行、保险、证券、消费金融等行业“五篇大文章”成效、产品供需变化、机构人事调整,以及合规管理情况,解析政策动向与市场趋势,把脉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银行业监管“利剑”持续高悬。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共收到罚单2755张,被罚没金额共计7.87亿元。在1083张机构罚单中,农商行“领跑”罚单榜,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罚没金额都位列第一,国有大行则紧随其后。与此同时,针对银行从业者的个人罚单更是多达1672张,彰显出监管部门“双罚并举”的严厉态势。

  从单张罚单来看,罚金超过千万元的巨额罚单共计6张,最高的一张开给一国有行,被罚没超过5160万元。从被罚原因看,信贷业务违规依然占“大头”。值得一提的是,在提振消费大背景下,银行业纷纷发力消费信贷业务,但从上半年罚单看,有多家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合规漏洞。

  罚没金额:

  六家银行收千万元巨额罚单

  一国有行被罚没超五千万元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罚单数量和罚没总额最高的月份均为1月份。其中,罚单数量达到803张,占上半年总罚单数量的近三成;罚没总额超3.18亿元,占上半年总罚没金额的四成。

图片

1月份我国银行业罚单数量和被罚没金额最高。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从被罚银行类型来看,上半年农商行被罚没金额位居榜首,共计被罚2.22亿元,其次是国有行和股份行,分别被罚没1.80亿元、1.59亿元。此外,城商行和村镇银行分别被罚没6731.96万元、5335.49万元。

图片

上半年农商行“领跑”罚单榜。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在机构罚单中,千万元级别的罚单共计6张,被罚机构涵盖国有行、政策性银行和股份行,其中股份行占据4席。

  罚没金额最高的一单开给一国有行,该行因为存在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特约商户实名制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等12项违法行为,被央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87.594705万元,罚款4672.941544万元。

  此外,有147张机构罚单罚没金额达到百万元,其中不少为农商行。比如,根据央行北京市分行今年1月份披露的信息,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因为存在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统计资料、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收单业务外包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10项违法行为,被罚没合计902.269718万元,7名相关责任人也被罚款4.93万元至18.5万元不等。

  被罚没金额较高的还有佛山农村商业银行,该行因为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监管标准化数据报送错误、违规收费、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原因,被罚款880万元,共计11名相关责任人同时被罚。

  此外,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于今年3月份被罚款860万元,原因是存在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许可即履职、绩效薪酬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贷款资金审核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开展理财业务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等十余项违规行为。

  被罚原因:

  近四成机构罚单涉及信贷违规

  有银行消费贷产品存合规漏洞

  从违规原因来看,信贷业务违规、内控制度不健全和反洗钱业务违规是银行被罚的主要原因。在机构罚单中,涉及这三类违规行为的罚单分别达到407张、294张和264张,占机构罚单总量的37.58%、27.15%和24.38%。

图片

违规领域统计。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具体来看,信贷业务违规主要包括贷款“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未尽职、违规办理发放贷款、信贷资产分类不准确等;内控制度不健全则主要包括支付结算业务违规、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数据报送与治理违规等;反洗钱业务违规主要包括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或开设匿名假名账户、未按规定保送大额或可疑交易报告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振消费大背景下,银行业纷纷发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不过,上半年,多家银行被查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上存在违规行为,主要是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消费贷资金被挪用于股市等限制性领域。

  比如,今年1月份,山西金融监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一股份行大同分行因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回流借款人并被挪用于股市和购买理财产品等原因,被罚款50万元;今年4月份,一国有行重庆市分行因为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于投资等原因,被罚款219万元。

  也有银行因为消费信贷产品存在合规漏洞被监管处罚。广东金融监管局今年1月份披露的信息显示,东莞银行被罚款425万,原因之一就是个人消费贷产品存在合规漏洞。时任东莞银行总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林维山被警告。

  东莞银行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该集团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达到284.3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了8.05%。另据东莞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至2024年12月,该行在东莞地区消费信贷较年初增加30亿元,市场排名第一。在拓展消费信贷业务中,东莞银行采取了发放利率优惠券方式。据东莞市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消息,东莞银行针对消费贷客户推行减费让利政策,在2024年向73.09万客户发放“贷款利率优惠券”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继续向超20万客户发放优惠券。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银行上半年被罚没金额在城商行中也位居榜首。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上半年,东莞银行共被罚3次,被罚没金额共计535万元。除上述425万元的大额罚单外,今年4月份,东莞银行因为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未穿透认定主要股东关联方,被罚款25万元;东莞银行东莞分行因为贷款“三查”不严、大额关联授信风险管控不到位,被罚85万元。

  个人罚单:

  46人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

  8人被取消董监高任职资格

  监管不仅对机构“亮剑”,对个人的追责同样严厉。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被罚个人达到1672人。从处罚类型看,有827人被罚款,罚款金额从1000元到30万元不等。

  除了较为常见的警告和罚款,有106人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1年到终身不等,其中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的有46人。

  比如,一国有行私人银行部产品一部(筹)负责人、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投资管理部兼理财产品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陈某,因为未按规定程序选聘金融服务合作机构、理财投资合作机构名单制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理财业务未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理财投资业务管理体系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理财资金违规投资于高风险金融产品等多个原因,于今年4月份被上海金融监管局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

  在个人罚单中,还有8人被取消董监高任职资格。比如,一国有行昭通分行被查处存在贷款管理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违规发放固定资产贷款等问题,其两名责任人被取消终身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