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午后,医药生物行业震荡走低回调。相关ETF方面,创新药ETF天弘(517380)盘中跌0.90%,换手率超4%,溢折率0.43%;成分股方面,科兴制药涨超7%,和黄医药、三生制药等个股涨幅居前。生物医药ETF(159859)跌0.80%,成交额超5000万元,暂居同标的第一;成分股方面,仅万泰生物、派林生物、智飞生物飘红。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紧密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据Wind数据,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超60%,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还配置了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564,C类:014565)。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399441.SZ)。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1月2日—7月1日)累计涨幅3.6%,最新规模为32.85亿元,均暂居同标的首位。该ETF还配备了联接基金(A:011040,C:011041)。
湘财证券表示,保基本+促创新双目录多元医保支付体系落地,创新药市场有望持续扩容。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投资机会。长期而言,产业运行至研发升级、创新求真、国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Biotech业绩逐步走向盈利周期,传统Pharma公司存量业务逐步出清,创新管线步入兑现期,随着支持政策持续落地,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重提升投资机会。
江海证券认为,2025年《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创新药政策迈入精准化、系统化、国际化的新阶段。相较于2024年方案,新政通过数据赋能研发、支付体系创新、国际协同发展三大核心机制,针对性破解了行业同质化竞争、支付压力、可及性不足等痛点,为产业升级注入动力。随着政策落地深化,中国创新药产业将加速从“仿创”向“首创”转型,具备支付协同能力的企业更将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跃升。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