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2 11:05:40 股吧网页版
镁信健康冲港股 药险“链接者”欲闯关丨医健IPO解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港股IPO热度持续攀升,药险支付平台也开始入局。

  2025年6月30日,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高盛(亚洲)、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镁信健康致力于解决患者、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助力推动中国医疗支付体系变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计算,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以服务的保单数量计算,公司是规模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服务保单数量约3.93亿单,与超140家药企以及超90家保司达成合作,2024年助力中国约40%的已上市创新1类药落地。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镁信健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69亿元、12.55亿元和20.35亿元,复合增长率约38%。据披露,镁信健康与众多知名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按2024年收入计的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90%以及按2024年保费收入计的中国前20大保司的100%。此外,公司还与超过2000家DTP药房、超过30000家零售药房达成合作,为其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镁信健康的营业收入呈现出较快的增长,但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镁信健康的净亏损分别为4.46亿元、2.88亿元、0.79亿元,虽然亏损额在逐步收窄,但盈利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IPO道路曲折

  镁信健康成立于2017年8月,由上海医药孵化。初为“上海镁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完成股份制改革,更名为“上海镁信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后来,通往上市的这条路,镁信走得不太顺。

  2022年6月,曾经的合作方北京天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天笑”)指控镁信涉嫌侵犯商业秘密,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其“查悦社保”平台的核心技术,并推出高度相似的产品“镁数社保”,导致查悦社保缴费业务同比上年出现了巨大下滑,“造成了上亿的损失”。公开要求镁信健康CEO张小栋等人,“主动向北京朝阳警方投案自首”。后又通过微信公众号“查悦社保”公布镁信健康被立案的消息。镁信健康则委托律师声明,要求北京天笑撤回文章,公开道歉。

  尽管镁信健康否认指控并提起反诉,但因案件长期未决,导致其上市计划受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天笑直指镁信侵犯其商业秘密的“镁数社保”,是镁信健康在保险业务线上开发的应用产品,虽然这场商业纠纷的结果尚不明确,但其业务发展遭遇卡点很快成了事实。

  2022年8月,银保监会点名财险业创新乱象,向业内下发《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要求财险公司不得开展不符合保险原理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并特别指出部分险企与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等平台合作开展的特定药品团体医疗险业务,即“特药险”,存在异化保险业务、风控缺失的问题。

  2023年11月末,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继续向业内下发补充通知,进一步要求有关机构上报与镁信健康、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等第三方合作的健康险产品信息,监管范围扩大至白血病特药、靶向药、齿科险等。

  在多次通报的监管压力下,镁信健康部分产品的合规性受到较大争议,并被迫调整业务模式,下架了“女性特药保险”、“安康特药保”等特药险产品。这直接导致镁信在盈利上受到一定影响,上市之路继续陷入停滞。

  相比之下,和镁信在同一赛道的思派健康和圆心科技的IPO之路,来得更早一些。

  2022年10月,思派健康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海通国际。而圆心科技更是从2021年起,共五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在第五次递表后于2024年2月通过聆讯。

  截至此次递交招股书前,镁信健康已凭借“医+药+险”的业务模式多次融资成功。2021年,市场就曾传出镁信健康计划赴港上市的消息,但最终并无下文。

  战火烧向医药支付

  随着医疗健康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医药多元支付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此前即有行业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镁信健康的业务高度依赖与药企和保司的合作,一旦与主要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出现变化,如合作终止、合同条款调整等,可能会对其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药企在部分药品上的利润空间有限,可能导致镁信健康在与药企谈判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影响其盈利能力的提升。

  镁信健康面临着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保持其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招股书显示,镁信健康2023年至2024年的收入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受客群扩大和多元支付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开展下,其智药解决方案实现扩张。其中,2024年镁信健康智药解决方案、智保解决方案、面向消费者的服务营收分别为12.07亿元、7.31亿元和0.98亿元,占比分别为59.30%、35.90%和4.80%。

  面对医疗支付体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镁信健康表示将在未来继续深化并拓展与药企和保司的合作,继续投资、建设和夯实一体化支付平台一码直付,并利用三大核心基础设施(包括mind42.ai)优化医疗健康支付和服务,走向全球,构建优质的全球医疗健康网络。

  但想要跟上医药支付行业的这股风,似乎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镁信健康的总体收入和毛利虽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2024年仍净亏损近8千万元。

  虽然比镁信健康先一步踏上IPO之旅,但思派健康和圆心科技也各有各的难处。

  2022年底正式挂牌上市后,思派健康的股价剧烈波动后又迅速下跌,市值严重缩水。圆心科技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8个月,圆心科技已合计亏损近25亿元,一度被质疑已沦为“卖药平台”。且聆讯通过9个月后仍未有成功上市的迹象,宣布暂缓上市计划,等待二级市场的窗口期。

  目前,医药支付创新企业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化、精细化的转型变革期,生长阵痛在所难免。短期来看,监管收紧、盈利难题、医疗支付体系的结构性失衡仍然是该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而政策利好、技术驱动、生态整合以及公众健康意识提升的长期趋势,也将进一步减少低质量竞争,推动行业走向成熟。处理好合规、创新和盈利的关系,是企业破局的关键。在转型过程中,大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将被快速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