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2 03:25:30 股吧网页版
外商涌入华强北“扫货”人流畅旺折射中国市场强磁力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周春媚

  “one piece”(一件),在深圳华强北一间经营对讲机的店铺,老板在计算器上熟练地输入几个数字后,向3名巴基斯坦外商展示价格。经过一番产品测试和价格沟通后,最终顺利成交,3名巴基斯坦外商人手一台对讲机,提着购物袋到下一间店铺继续“扫货”。

  作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是当下深圳外国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今年以来,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互免签证、单方面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等联动叠加,中外人员往来不断升温。此外,北京、上海等多地今年纷纷出台针对外籍商务人士的签证便利政策、优化通关流程,进一步增强了外商在中国市场投资和拓展业务的信心。

  外商涌入华强北疯狂“扫货”

  当记者即将结束在华强北的走访时,3名巴基斯坦外商依然流连忘返于不同的店铺之间。不过一个多小时,他们的购物袋里已装满了对讲机、智能手表、吸粉机等“战利品”。

  “他们是第一次到中国。电子产品在巴基斯坦很稀缺,这些东西在他们眼中都很新奇、很好玩。”陪同前来采购的钱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名外商来自巴基斯坦的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最近来中国与钱先生所在的公司洽谈合作,计划采购一条电动车电池设备生产线。“我最近几乎天天都跟外商打交道,每天至少得接待四五个外国人。”钱先生说。

  同样在华强北“扫货”的,还有来自匈牙利的拉斯洛(Lasslo)和布伦塔(Brenta)。在一家经营智能耳机的店铺前,拉斯洛和布伦塔试戴着不同的产品,认真比较,仔细询价。“耳机的价格很实惠,功能也很先进。”拉斯洛告诉记者,华强北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有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你至少得挑一两个带回家。”拉斯洛说。

  记者发现,“外国面孔”在华强北已十分常见,时常走几步便能遇到正在采购的外国人,有的是游客,有的是来中国投资做生意的外商。据统计,华强北日均接待外国游客超过7000名,已成为外国人“淘宝”电子产品的热土。

  中国市场拥有多方面磁吸力

  华强北人流畅旺反映的是外商来华投资经商的高涨热情。而这背后,则是中国市场对外商一如既往的磁吸力。

  吴加里是一个长期跟踪外商动态的个体经营户,常年游走在华强北“寻找商机”。很多年前,吴加里在华强北上班,后来去工厂做外贸。凭借着此前的行业积累和一口流利的外语,他如今主要给外国商人当中介,提供翻译、参展、验货等各类服务。“现在还不是华强北最热闹的时候,广交会期间这里外国人更多。”吴加里说。

  欧洲、中东、南美……吴加里曾经服务的外商遍布全球各地。“他们最看重的还是产品的价格与品质。”吴加里说,中国产品质量不仅可以媲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而且在价格方面有巨大的优势,极具性价比。尤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智能化的科技产品日渐成为外商采购的新宠,“创新红利”正让中国市场成为越来越受外商青睐的投资地。

  此外,吸引外商来华做生意的还有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吴加里说,外商除了购买现成产品,还会基于华强北的供应链上下游拓展,根据自身需要找周边工厂做定制化的产品。

  外籍人士来华经商便利度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63亿人次,同比上升15.3%。其中外国人1743.7万人次,同比上升达33.4%。商旅方面,记者从携程获取的数据显示,2024年跨境商旅人次和入境商旅订单量较2019年分别增长60%和97%;外企来华商务活动范围扩大,2024年新增外企来华目的地数量达170个,展现了中国市场的纵深活力。

  外商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除了受中国市场吸引外,还得益于签证便利政策的实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17日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657万人次,占71.3%。

  此外,今年以来,各地也纷纷出台针对外籍商务人士的签证便利政策,并围绕通关、出行、支付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例如,北京为符合条件的外籍商务人士签发5年多次、停留期为180日的专项邀请函;在上海,符合条件的外籍商务人士可凭市政府外办签发的《专项签证邀请函》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5年多次、停留期为180日的M字或相应类别签证。加之离境退税、跨境支付等方面的利好政策持续推出,外籍人士来华经商的便利度持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