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公布了最新的《重庆市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重庆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61831.4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重庆市企事业单位贷款稳步增长,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人民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达38971.8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406.4亿元;人民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4249.4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602.5亿元,同比增长12.7%;人民币部分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6914.1亿元,同比增长15.8%;人民币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14043.2亿元,同比增长10.4%。
同时,今年以来,重庆市普惠金融各领域贷款增长较快,金融机构以贷款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力度也较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6194.2亿元,同比增长8.8%;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达1092亿元,同比增长3.5%;助学贷款余额达71亿元,同比增长26.5%。科技贷款余额达7670.1亿元,同比增长7.6%;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6127.9亿元,同比增长6.7%。
据了解,今年以来重庆贷款余额持续增加,主要得益于重庆金融业进一步加大了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重庆金融业针对小微市场主体普遍存在抵质押物不足、增信困难的融资"痛点",继续深化"1+5+N"金融服务港湾建设,进一步提升普惠小微金融服务水平,助力更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难题。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已建成金融服务港湾564个,覆盖全市所有区县;金融机构依托金融服务港湾累计走访对接经营主体47万户,投放贷款逾3500亿元。
再如,为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继续深入推进"一行一品"产品创新,鼓励辖区金融机构采用更加灵活的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平衡贷款收益与风险,创新打造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已落地100余款特色金融产品,包括"梯度培育挂钩贷""知识产权挂钩贷""经营成果挂钩贷""贷款+认股权""股债联动贷""科企梯度贷""易创知识产权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