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齐智颖)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在上交所官网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于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根据招股书,摩尔线程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总数不低于4444.75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此次发行拟募资不超80亿元,其中近70亿元拟投向三个芯片项目。
拟募资80亿元投向三个芯片项目及补流
招股书介绍,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公司已推出四代GPU架构,并拓展出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披露,该次发行拟募资80亿元,用于公司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摩尔线程表示,公司本次发行融资募集资金使用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按照公司业务发展和技术研发创新路线对现有业务进行提升和拓展,有利于公司提高技术攻关创新水平、加速实现新产品的量产及产业化,完善GPU产品和生态布局,从而持续提升公司关键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关于此次上市的目的,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提及三方面因素:攻坚GPU核心技术壁垒,构建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体系;打造优秀科技人才发展高地,助力战略目标实施;完善公司治理,持续为投资者和社会创造价值回报。
三名联合创始人均有英伟达任职经历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摩尔线程股本总数为4亿股。股权结构方面,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共有86个股东,持股情况较为分散。
该公司股东及持股情况显示,南京神傲持股14.55%,摩尔线程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建中持股11.06%,杭州华傲持股6.73%,深圳明皓持股4.98%,国盛资本持股4.90%,红杉资本持股4.79%。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摩尔线程无单一持股30%以上的股东,不存在控股股东;张建中直接持有公司11.06%股份,同时与持股平台南京神傲、杭州华傲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并担任杭州华傲、杭州众傲及杭州京傲三家员工持股平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摩尔线程36.36%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22-2024年,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央广财经记者发现,摩尔线程的三名联合创始人均有英伟达任职经历。
公开信息显示,张建中2001年6月至2006年3月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客户部任总经理;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于英伟达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职工董事周苑于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在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任渠道经理;2004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英伟达任市场生态高级总监。
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经理张钰勃于2013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英伟达任GPU架构师。
累计未弥补亏损超12亿元
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二)款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摩尔线程表示,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4.38亿元;2022-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为38.1亿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626.03%;结合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的估值情况以及可比A股上市公司市值情况,预计发行后公司市值不低于15亿元,符合上述标准。
在业绩方面,2022-2024年,摩尔线程营业收入由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8.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和-14.9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2亿元、-16.91亿元和-15.07亿元。截至2024年末,摩尔线程合并口径及母公司的未弥补亏损分别为12.07亿元和7.4亿元。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从产品开发、产品性能不断完善到销售收入的不断增长,进而产生持续稳定的利润需要一定时间,综合使得公司报告期尚未盈利且在报告期末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摩尔线程坦承,考虑到市场景气度、行业竞争、客户拓展、供应链管理等影响经营结果的因素较为复杂,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可能增长较慢或无法持续增长,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亏损的风险及无法在管理层预期的时间点实现盈利的风险。预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公司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存在,导致一定时期内无法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摩尔线程强调,未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效率的提升,公司期间费用率将进一步下降,公司预期亏损规模将有所收窄直至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