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为期两个月的暑期运输正式启动,至8月31日结束。在62天的运输周期内,交通网络与文旅市场将共同迎接年度出游高峰的考验。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暑运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日均发送旅客1537万人次。一批新线将投入暑期运输,旅游列车将为游客提供出行新选择。
自7月1日起,全国铁路在实施三季度运行图的基础上,同步实施暑期临客列车运行图,安排增开临时旅客列车402列,全国铁路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500列以上,同比增长5.5%。
在民航方面,航班管家数据显示,2025年暑运期间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5亿人次(仅境内航司承运数据),日均超240万人次,预计同比增长5.4%;民航预计执行客运航班106.1万班次,日均1.7万班次,同比增长3.9%。
为了迎接暑运,多家航司已进行积极部署,并加大运力投放。其中,今年暑运期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970余条国内航线、26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上共执飞航班32万班次。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执行客运航线1150余条,日均执行航班超3200班,同比增长5%。此外,多家航司新增“避暑航线”直击暑期消费痛点。
这种陆空联动的运输布局,为暑期文旅消费奠定了坚实运力基础。美团研究院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交通网络的织密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重构了“快旅慢游”的新消费生态。疾驰的高铁串联起山川湖海,当宽体客机载着旅客奔赴诗意远方,立体化交通格局正将“流动的中国”愿景转化为夏日经济的澎湃动能。
交通网络的织密直接带动了文旅市场的活跃。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北京、上海、青岛、成都、西安、重庆、南京、威海、广州、昆明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0。
为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7月份至8月份,文化和旅游部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季以“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突出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特点,各地将推出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对记者表示,消费补贴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是显著且直接的,不过其效果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依赖于文旅产品供给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这种多样性并非孤立产生,其核心动力往往源于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文旅与体育的成功合作已充分证明这一点,赛事、户外运动等元素为传统文旅注入了新活力,有效延长了产业链并吸引了多元客群。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预计休闲旅游景气度延续的确定性较高;中长期来看,看好服务业消费占比提升,体验性消费需求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