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携手广期所、广东证监局等共筑防范非法期货活动防线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规范完善、创新发展的成长历程。在此过程中,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层出不穷,不法分子通常以多种方式进行包装,以各种形式作掩护,引诱投资者上当受骗。为提醒广大投资者远离非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下称金交会)期间,期货日报联合广期所、广东证监局、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等开展了以“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守好个人钱袋子”为主题的投资者保护宣传活动,邀请广东证监局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吴巨龙、广期所投保职能部门总监何春清、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健、广发期货首席风险官兼合规负责人章卿等嘉宾,围绕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常见手法、防范注意事项等内容展开讨论,为促进广大投资者理性参与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建言献策。
吴巨龙介绍,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有两个要件:一是未经依法批准或核准,二是从事了法律法规明确的特许证券期货活动。非法主体实质上从事了证券期货活动,常见的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类型主要包括非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场外配资等。他表示,广东证监局将继续落实中国证监会的工作部署,保持高压态势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一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防非宣传活动,聚焦重点群体,丰富宣传渠道,引导投资者不断提高风险意识,主动远离非法活动;二是做好前端监测,依托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同时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加大涉非线索监测力度,及时汇总涉非线索、做好分析研判;三是从严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及时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并协调网信、通管等部门清理涉非账号,通过向公安机关通报涉非线索推动刑事打击等。
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广期所始终重视投资者保护工作。何春清介绍,为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广期所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增强投资者对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基本认识和防范意识,同时按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规定开展一线自律监管,并向中国证监会、司法机关移送涉案线索。广期所持续健全投资者教育体系,着力提升投资者正确投资理念。在投教产品方面,制作视频、品种大事记、百问百答条漫、规则一图读懂等产品,发布自律监管报告,编制现货报告、交易手册、套期保值手册等系列学习资料,形成《揭开非法期货的常见套路》条漫、《警惕非法居间人》系列视频等广受好评的投教产品。何春清表示,本届金交会上,广期所通过实物展览、展板展示、视频直播等多种投教形式,着力宣传中国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重要成果,引导交易者形成正确期货交易理念。
对于投资者如何辨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减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危害,张健分享了一系列防非经验。他表示,如受到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侵害,投资者应第一时间冻结账户,停止与诈骗方的一切联系,避免损失扩大。此后,及时整理好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记录、沟通记录,对方提供的链接、App名称、收款账户、电话号码、身份等信息,拨打110或前往辖区派出所报案,并同步向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金融监管机构举报维权。此外,还可以尝试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争取拦截资金,减少损失。
值得关注的是,在金融机构互联网营销宣传全面铺开的当下,网络直播等已成为不法分子开展违法活动的新渠道。章卿认为,作为金融机构,需要把住“第一道关卡”,在持有的牌照和资格范围内开展营销活动,建立健全互联网营销宣传内控制度和管理机制,加强对互联网营销业务合作方的管控,坚决不触碰合规底线。
张健认为,面对网络直播这一新兴形式,金融机构应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坚守金融本质,回归服务初心。事前,要严格审查直播内容、人员、物料,确保合规性;事中,要全程显著标注风险提示,严禁在直播中嵌入交易链接,并做好留痕工作;事后,要做好内部自查与复盘,确保全程合法合规。
上述嘉宾一致认为,对投资者来说,提高风险意识至关重要。投资者应学会分辨非法证券期货网络视频招揽活动,警惕高收益陷阱,核实机构资质,不被华丽的直播效果和诱人的营销话术所迷惑,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避免盲目跟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