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体重健康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刘晓光,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梁军率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仪式,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共同见证。我国减重代谢外科奠基人张能维教授出任中心主任。

中心成立仪式现场院方供图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多学科协作理念引关注
刘晓光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立体重健康管理中心,既是践行国家健康战略的责任担当,更是实现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机遇。中心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与卫健委“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通过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全民管体重、运动成习惯、饮食讲科学”的社会风尚。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充分发挥多学科协同作战核心优势,打破传统单科诊疗局限,整合减重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消化内科、老年医学、心脏科、心理科、康复科、整形科等学科,为公众提供全流程、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与专业化体重疾病治疗手段。此举标志着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国家队标准践行健康使命,打造中国肥胖防控新标杆的坚定决心。
同时,医院将积极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依托2.42亿客户群体,为大众提供全周期体重管理服务。中心由“中国减重代谢手术奠基人”张能维教授领衔,汇聚知名专家团队,凭借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国际标准的技术设备、智慧化诊疗环境及多学科融合平台,以“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前沿,以“完善标准”指导学科发展。
肥胖相关疾病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专业干预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肥胖率超过5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肥胖相关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张能维指出,肥胖,远非体态问题,它是潜伏的健康“杀手”,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呼吸暂停综合征乃至多种恶性肿瘤的温床,不仅严重损害个体健康与寿命,也给无数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张能维在致辞中表示,部分患者的减肥方式很不科学,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性,建议患者一旦发现有肥胖和相关疾病问题应第一时间求助于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他介绍,健康管理中心拥有全周期阶梯式干预体系,对于不同程度肥胖且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优先由多学科团队开展生活方式干预,营养科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运动康复科设计中等强度运动计划,心理科同步进行行为认知干预;针对肥胖合并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或经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启动药物治疗联合行为干预,并通过个案管理师全程跟踪干预效果;当患者经系统评估符合手术适应证时,会启动手术干预。
提到北大国际健康管理中心的优势,张能维认为,中心具有独特的管理运营流程:一是多学科协作,团队由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方案。二是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各项服务功能,患者可完成从咨询到康复全过程,减少奔波,提高就医效率。三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线上咨询、随访和健康指导,患者可通过线上与医生沟通,及时获取服务,同时通过推送体重管理知识和资讯,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据介绍,张能维教授团队作为北京地区腹腔镜减重手术的先行者,已拥有逾20年临床实践积累。团队累计完成减重代谢手术超3000例,术后患者体重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临床观察显示,接受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数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改善明显。团队坚持“毫米级精准吻合”与“代谢功能保护”技术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规范的诊疗服务。
未来展望:以学科融合与技术辐射构建减重诊疗新生态
未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体重健康管理中心将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基础,持续深化微创减重技术的临床应用,进一步优化从评估、治疗到术后管理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为更多肥胖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
刘晓光介绍,中心将依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综合实力,不断探索肥胖防治的创新模式,推动减重医学与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力争成为肥胖与代谢疾病诊疗的标杆平台,为提升全民体重健康管理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