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集团”)更新了其上交所主板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计划募资40亿元,投向369万吨/年捣固焦化项目、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及合成氨项目等,
阳光集团早在2020年11月就开始接受上市辅导,2022年1月披露招股书,迄今已过去三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最初计划募资60亿元,其中1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在2024年12月的版本中,补流项目被悄然删除,募资额缩水20亿元。阳光集团IPO进展缓慢,或许与资本市场对传统能源化工行业不算积极有关。
招股书显示,阳光集团是一家集原煤洗选、焦炭冶炼、煤焦油加工、精细化工等业务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企业集团,为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理事单位。公司以焦化产业为基础持续向下游产业链延伸,逐步形成了煤化工与精细化工两大业务板块,并打造了具有公司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焦炭、炭黑产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公司焦炭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69.66%、68.38%和 64.60%;炭黑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14.86%、16.36%和 18.32%。
截至目前,阳光集团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薛靛民、薛国飞父子,合计持有公司81.88%股份。薛靛民任董事长,其子薛国飞任总经理。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阳光集团营收、净利连续下滑。公司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 204.3亿元 、 182亿元和 158.2亿元 ;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11.75亿元、6.74亿元和 3.79亿元。
阳光集团表示,2022 年,煤炭价格延续了2021 年下半年以来强劲势头,导致公司焦炭产品主要原材料炼焦煤价格维持历史高位而成本大幅上升,炼焦煤同比价格涨幅大于焦炭产品价格涨幅。2023 年以来,虽然煤炭价格逐步回落,但焦炭价格亦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煤焦价差逐步降低,公司业绩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焦炭的下游应用领域以钢铁为主,近年来,由于国内房地产等终端需求不振,国内钢厂利润保持低位,高炉提产意愿不强,其需求不足直接导致焦炭市场价格低迷,焦化行业逐渐下滑至周期低谷。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自有土地上尚有 34,598.86 平方米房屋尚未取得权属证书,租赁土地上尚有 4,831.43 平方米房屋尚未取得权属证书。
招股书显示,阳光集团原董事、副总经理张卫平曾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立案调查,被河津市公安局侦查完毕后移送河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2021 年 1 月 29 日,河津市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书》。2022 年 11 月 10 日,张卫平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2022 年 11 月 22 日,河津市公安局出具《情况说明》,载明张卫平涉嫌寻衅滋事罪一案已结案,不会因此再追究张卫平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