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司法部发布《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市场监管、公安是行政争议高发领域。受理案件数量前5位是:市场监管16.3万件,占29.5%;公安12.5万件,占22.6%;自然资源3.9万件,占7.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7万件,占4.9%;金融监督管理2.6万件,占4.7%。
此外,《白皮书》还提到,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坚持有错必纠,充分发挥内部层级监督优势,通过变更、撤销、确认违法等方式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5.8万件,直接纠错率为12.1%。
行政复议案件集中于经济发达大省
《白皮书》显示,行政复议首选率明显提升。2024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4.96万件,同比增长94.7%,达到同期法院一审行政案件的2.5倍,法院一审行政案件、信访部门登记信访数量同比分别有不同程度下降;办结行政复议案件64.1万件,同比增长82.1%。

从地域分布上看,行政复议案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大省(区、市)。17个省(区、市)受理案件数量超过1万件,受理的数量占总量的八成多(83.2%)。前5位地方的受理案件数量超过总量的四成(43.1%),分别是:北京6.8万件、广东5万件、山东4.6万件、浙江3.1万件、江苏2.8万件。

从层级分布上看,超过80%的案件由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立案受理。县级政府受理28.5万件,占51.5%;市级政府受理16.9万件,占30.6%;省级政府6.1万件,占11.1%;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2.3万件,占4.2%。

从行政管理领域上看,市场监管、公安是行政争议高发领域。受理案件数量前5位是:市场监管16.3万件,占29.5%;公安12.5万件,占22.6%;自然资源3.9万件,占7.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7万件,占4.9%;金融监督管理2.6万件,占4.7%。

从行政行为事项上看,立案受理案件中除涉及传统行政行为事项外,举报投诉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类案件较多。前五位数量和占比分别是:举报投诉处理16.1万件,占29.2%;行政处罚13万件,占23.5%;政府信息公开10.5万件,占19.1%;行政不作为4.8万件,占8.7%;行政确认2.2万件,占4.0%。
行政复议直接纠错率为12.1%
《白皮书》显示,各地通过调解、和解方式结案16.8万件,调撤结案率达26.3%。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案结事了率同比提升13.5个百分点。经过行政复议后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降至2.9%。西藏行政复议机关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102户村民的项目占地租金问题,使涉及1.2万亩牧草地的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推进。
《白皮书》还提到,行政执法机关推进相关领域行政争议的先行化解,4.4万件行政争议通过执法机关自行纠错,实现“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山东行政复议机关积极推动公安机关通过自我纠错先行化解争议,在全省新收行政复议案件大幅增长背景下,公安领域行政复议案件同比下降11%。福建积极探索争议化解新模式,交管小额处罚类案件复议前先行化解率达50%左右。
在规范涉企执法监督方面,《白皮书》称,各地加大行政复议监督违法和不当涉企执法行为工作力度,纠正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违法和不当执法行为6500余件。同时,通过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推动解决涉企执法共性问题。辽宁行政复议机关在撤销错误认定海域级别的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一并纠正之前存在同类问题的5起处罚决定,为6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江西行政复议机关严格纠正不准予新增共享电动车投放数量的违法行为,一并审查并督促废止违规增设行政许可的红头文件,坚决破除违法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隐形壁垒,维护法律政策一致性,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此外,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坚持有错必纠,充分发挥内部层级监督优势,通过变更、撤销、确认违法等方式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5.8万件,直接纠错率为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