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雨萌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至此,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迎来今年以来的第六次上涨。
卓创资讯据此测算,折合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上调0.18元、0.19元、0.19元。也就是说,按照油箱容量为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9元。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调价落地后,本轮成品油零售价实现年内首个“三连涨”,下游客户用油成本也较6月4日之前大幅上涨,具体来看,汽油、柴油三次上涨的累计幅度为560元/吨和540元/吨。从年内来看,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已历六次上调、五次下调两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油、柴油较年初价格相比分别下跌95元/吨、90元/吨。
成品油零售价的调整,主要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进行调整。从本轮计价周期来看,尽管国际油价呈现急涨急跌走势,但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均价高于上轮调价周期。以布伦特原油期货为例,其价格先由每桶73美元左右上涨至近79美元,随后快速回落至68美元之下并平稳运行。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方面,局部地缘政治风险下降主导国际油价从高位回落。市场普遍认为后续石油供应和运输将保持稳定。与此同时,石油供应过剩预期加剧。国际能源署6月份预估,今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增加180万桶/日,较前期预估上调20万桶/日,预计全年石油供应过剩约110万桶/日。“欧佩克+”也将于7月份连续第三个月增产。但另一方面,北半球石油需求季节性增长,原油库存处于低位也为国际油价提供了一定支撑。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6月份至9月份,欧美石油需求将增加70万桶/日。截至6月20日,美国炼油厂开工率升至年内高点94.7%;商业原油库存连续五周下降至4.15亿桶,较五年均值水平低约11%。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认为,后期主要关注地缘局势演变和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雪琴表示,在局部地缘风险降温之后,国际油价已回落到地缘冲突之前的位置,但叠加目前美国夏季需求高峰,给予国际油价下方支撑,预计下个周期国际油价或持续震荡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