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随着第一块光伏组件成功下线,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开启了“追逐阳光”的事业。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国资委“走进新国企·中国节能绿色工厂”活动,实地探访了这家光伏制造行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
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董事长李菁楠表示:“在竞争激烈的光伏行业中,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通过多年坚持,发挥央企担当,以绿色创新发展战略,持续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大力开展自主研发,不断推动工艺技术提档升级。”
探索行业前沿技术
“目前,光伏行业技术发展很快,平均每1—3年就会有一次大的技术迭代。当前,TOPCon技术全面铺开,BC技术、钙钛矿技术的竞争也已经开始,预计未来行业主流发展方向还将以钙钛矿技术为主。”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战略研发中心部长朱佳表示,公司从两年前就开始布局钙钛矿技术,目前已有两个钙钛矿技术实验室,小面积和大面积效率测试、干法和湿法工艺路线都在持续推进。
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电池产品组主管王丽婷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低成本潜力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方向。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多种钙钛矿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样品,产品在弱光环境下表现出色。预计未来1—3年,光伏行业将实现钙钛矿电池从技术突破到达标量产的突破。
钙钛矿电池样本
数字化提升了企业绿色转型的效率。聚焦“绿色+智造”,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打造“5G+光伏智造智维协同创新云平台”,将5G通信技术与光伏深度融合,从供能、用能、辅助、产品、交易五大维度进行节能降碳。
据悉,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接入电站144家,连接主设备6.8万台,累计监测关键指标达156.8万项,联网数据量达103.9亿条。平台在实际运行中已减少电量损失15万度,累计监测发电量474.2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26万吨,等效植树73.5亿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07.8万吨,体现了平台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降碳减排方面的价值。
全流程节能减碳
围绕主营业务与产品特性,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在推动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换代、探索节能生产模式等多方面推动全流程的节能减碳。
在新研发的技术中,公司创新应用热应力原理切割工艺,在硅片两端开槽、中间加热的同时,采用高精度微雾喷嘴尾随雾化冷却,使电池片/硅片形成自然开裂。这项工艺使公司每年可节省用电101.8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0吨。
在设备更新换代方面,公司引入节能型装备,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释放绿色潜能。通过先进设备的升级换代,每年可节省用电量514.6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35吨,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光伏组件生产线
与此同时,公司还探索“光伏建设+节约用能”模式,打造园区全屋面光伏分布式集中并网微电网系统,厂区装机容量约为11.7兆瓦,每年提供绿色电力约1254.6万度,节约标准煤1541.9吨,助力光伏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与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