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间,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集团”)在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硅能”)在津巴布韦承建的润土矿业10MW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三一硅能在津巴布韦首个光伏发电项目,也是首个以“EP+F”创新模式为客户定制化解决核心金融诉求的非洲项目,有望以新模式打开非洲新能源市场。
该项目采用三一硅能自主研发的710高效光伏组件,搭配先进逆变器和高强度支架,发电高效且适应复杂环境。总装机10MW,建设周期仅3个月,计划2025年底并网,预计年均发电1800万度,将有效缓解津巴布韦电力短缺问题,保障工业与民生用电,推动区域能源低碳转型。
三一硅能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项目是三一硅能推出的首个‘EP+F’创新业务模式,即通过提供设计、采购及融资一站式解决方案,显著降低业主资金压力,为海外新能源项目合作提供可复制标的。该项目建成后,三一硅能以该项目为支点,为三一集团的微电网、重卡电动化及充换电设施等进入非洲新能源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津巴布韦的矿产资源禀赋与电力约束条件呈现显著的供求矛盾,一方面,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构成经济支柱,但另一方面,电力短缺严重制约矿业产能释放和产业链升级。三一硅能采取“EP+F”创新模式,有望将多种关键设备集成后用于非洲新能源建设项目,加快当地矿产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化速度。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津巴布韦盛产多种矿石,其中黄金、铂族金属、锂矿石、铁矿是其主要出口矿石,占该国出口贸易的绝大部分,也是我国所需的矿石资源。然而该国的电力系统长期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严重限制了矿山开采和矿石筛选。光伏发电系统有建设周期短、投资见效快、输电距离短、安全系数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是非洲新能源市场的理想选择。企业若能在建设新能源项目的同时提供便利且高效的新运营模式,必然会加速使非洲矿产资源转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一硅能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补充:“该项目若能在短期内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望为整个非洲的新能源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也为三一硅能打开非洲市场树立起标杆。该项目的电力不仅能用于当地矿山生产,也能用于电动重卡,便利当地物流配套服务。若有更多类似项目建成投运,还可对当地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便利。非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广袤热土,值得我们深度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