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将美联储下次降息预测提前至9月
凯投宏观:贸易紧张局势是亚洲经济体的主要风险
Lombard Odier:预计美元未来12个月持续走软
【机构分析】
Lombard Odier策略师预计,未来12个月内美元将持续走软。虽然可能出现短期盘整,但大幅复苏的可能性较低。投资者正从美国资产适度转向欧洲和日本资产,这一趋势对美元构成下行风险。近期美元表现疲软的情况可能仍在延续。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其它地区(特别是欧洲)在2026年可能出现的经济意外增长,将推动美元进一步走弱。对欧元/美元的公允价值估计约为1.15,但在考虑更高的外汇波动性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后,建议谨慎看待更宽的区间1.15-1.20。
高盛分析师表示,将美联储下次降息的时间预测从12月提前到9月,反映出对当前经济状况和未来通胀趋势的新评估。初步证据显示,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似乎比之前预计的小,而其他导致通胀下降的因素则更为显著;美联储官员可能也持有相似观点,即关税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是一次性的。美国人找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季节性因素以及移民政策的变化也被认为是近期非农就业数据面临的下行风险。
凯投宏观的经济学家表示,目前的美国关税政策及由此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仍然是亚洲经济体面临的主要风险;越南由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最终需求,被认为是受上述风险影响最为脆弱的国家;预计亚洲大部分地区的GDP增长将出现小幅放缓。鉴于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以及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亚洲地区大多数国家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会考虑进一步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印度利率可能会保持不变直到年底,这表明印度的经济状况或货币政策立场与其他亚洲国家有所不同。
野村分析师指出,由于食品通胀上升,特别是大米和鸡蛋价格上涨,菲律宾整体通胀率可能已小幅走高,菲律宾零售燃油价格也可能出现了小幅上涨;为了提振该国经济,菲律宾央行在6月份下调了政策利率。
Astris Advisory Japan KK策略师指出,在过去五年中,每年7月日元均录得涨幅;过去六个月,由于全球贸易摩擦以及特朗普呼吁美联储降息等因素导致美元承压,日元升值了9%。自2020年以来,日元每年7月都上涨,平均兑美元上涨2.8%,成为同期表现最强劲的月份。日本央行的政策变化、8月暑假前的仓位调整以及出口商将海外收入兑换成日元用于支付股息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升日元。日元强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美元的全面滑坡。在流动性下降且很多基金经理休假的情况下,减少风险敞口是合理的做法。没有理由认为今年7月会有所不同,市场可能继续看到日元的强势表现。
LBBW研究经济学家表示,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正面临住房短缺的问题,最近的房地产衰退阻碍了建筑活动,同时租金也在上涨。上周,德国议会批准了政府将租金控制范围扩大的计划,旨在使住房更加可负担。在2023年房价一度下跌超过10%的情况下,2025年第一季度3.8%的涨幅标志着一个显著的逆转。德国联邦统计局指出,全国最大城市如柏林、慕尼黑和法兰克福等,房价涨幅最为明显。德国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前景,特别是写字楼领域,呈现出更为温和的趋势。这反映了不同细分市场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