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机器人ETF(159770)早盘走低,截至发稿跌0.57%,成交额超5600万元。
成分股中,快克智能涨停,晶品特装、瀚川智能、弘讯科技等跟涨。
资金流向上,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机器人ETF(159770)已连续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2.2亿元,“吸金”规模居深市同标的首位。
连续“吸金”助推规模走高,截至6月30日,机器人ETF(159770)最新规模58.34亿元,最新流通份额66.17亿份,份额创历史新高。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行业配置包括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仓股含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该ETF还配备了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中旬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上演,机器人将参加田径、足球、武术、自由体操等诸多项目的消息,将期待值拉满。在30日举行的赛事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华介绍,本次比赛不仅有体育项目,还设置了场景赛,进一步丰富了赛事内涵与外延,既展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实力,又能体现机器人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持续拉近科技与大众的距离。
华创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板块相关公司已逐步从“产品开发”迈到“客户开拓”,并正积极向“场景落地”的商业化关键阶段迈进。可落地并可复制的场景不仅决定机器人量产路径、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其市场空间的上限。相较于C端如养老、陪护的场景仍处探索期,B端率先放量的趋势已较为明确,尤其是在汽车制造、智能物流、特种行业等可复制、高刚需、低容错的应用领域,成为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场景的优选。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