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1 11:02:59 股吧网页版
关税效应滞后通胀引而不发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半年下跌35BP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7月1日电(王柘)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国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跌。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5BP,报4.23%,创近2个月新低,较5月末下跌19BP,较2024年末下跌了近35BP。

  2年期美债收益率6月30日下跌3BP,报3.72%,较2024年末时4.24%的水平,大幅下降52BP。10年期与2年期美债利差上半年走阔17BP。

b7a7d195adae4a429cc29ce27b20675c.jpeg

  一季度时,受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避险情绪高涨,投资者追捧美债,收益率一路下滑。随后,美债在4月初迎来一轮猛烈抛售,对冲基金削减杠杆,投资者涌向现金以规避市场波动,加大了美债市场对流动性担忧。美债避险属性受到质疑。加之美联储降息迟迟未至,而穆迪出于对美国政府债务和利息支付比例增加的担忧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做多美债情绪降至谷底,一级市场发行结果惨淡,超长期美债收益率升穿5%。

  不过,进入6月以来,贸易谈判方面进展有效提振了市场乐观情绪,而通胀迟迟未至也令投资者对降息重燃信心。美债收益率向年内低位靠近。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最近的发言中表示,尽管他仍然担忧关税可能推高通胀,但如果通胀受到控制,可以尽早降息。在此之前,美联储负责监管事务的副主席鲍曼和美联储理事沃勒已先后表示,支持最早于7月降息。

  鲍威尔说:“今年关税的增加可能会推高价格,并对经济活动产生压力。”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但也可能更持久。目前美联储处于有利位置,可以在考虑调整政策立场之前,更多地了解经济的可能走向。“如果通胀压力确实保持受控,我们将更早而非更晚降息,但我不愿具体指向某次议息会议。”

  与年初相比,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已大幅提升。大多数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前将利率下调至3.5%-3.75%区间。交易员在近期加大了对美债看涨期权的押注,认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将跌至4%。

  Bensignor投资策略公司总裁Rick Bensignor在报告中指出,若经济持续疲软,4月曾出现的低收益率水平可能会重新回到投资者的视野中。“在我看来,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仍然偏高。”

  然而,经济学家的普遍看法仍然是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Seth Carpenter领导的团队在研报中指出:“关税于2月和3月逐步实施,并在4月明显加码,因此目前判断其是否已显著推高通胀还为时尚早。”他们预计,接下来的两个月通胀数据将更能体现价格上涨的真实趋势。

  TS Lombard的Daniel von Ahlen和Adrea Cicione分析说,投资者持有较长期美债所要求的额外收益,即期限溢价,最近并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稳定表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不太可能跌至4%以下,因为“如果风险溢价没有实质性的压缩,收益率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就有限了。”他们说,美联储不太可能在下一个宽松周期中将利率降至3%以下,将进一步支撑高收益率。

  美国参议院6月28日通过针对“大而美”法案的一轮程序性投票,批准继续推进该法案在参议院的立法程序。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最新评估是,该法案参议院版将导致美国国债10年内增加3.3万亿美元,比众议院版还要多约8000亿美元。美国国债目前已高达36.2万亿美元。

  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在电视节目中说,特朗普推行的这一法案将增加美国的债务负担,损害美国大国地位。萨默斯认为,考虑到法案中临时减税条款可能延长,以及扩大借贷将导致财政部支付额外利息,该法案实际导致的债务增长可能要远超4万亿美元。

  Apollo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提醒投资者,受通胀风险及不断扩大的预算赤字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在短期和长期均面临上行压力。斯洛克称:“简言之,油价上涨、关税提高及移民限制推升短期利率,而财政挑战则对长期利率构成压力。”

  他表示,美国财政部未来12个月内需对9万亿美元债务进行再融资,且“债务偿还成本正在快速上升”。斯洛克警告称,由于国债发行“增速将持续超过经济增长”,政府借贷成本将进一步攀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