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6-30 22:50:00 股吧网页版
每经热评︱从越博动力案看监管升级 治理财务造假需打破相关“生态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300742_0]

  6月27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已退市近一年的越博动力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其财务造假细节被公之于众。经证监会调查,2018~2022年,越博动力涉嫌累计虚增收入约9.46亿元,涉嫌累计虚增利润总额约2.43亿元。证监会拟对越博动力及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以合计3080万元罚款,并对其中两名主体采取8至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在此次财务造假事件中,李占江作为“首恶”,于2015年至2022年12月担任越博动力董事长、总经理,并在2022年6月至12月代行董秘职责。他决策并组织实施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视觉识别板卡代加工等业务,以及虚假转让河南畅行等事项,还将越博动力借款用于偿还其个人股份质押款,且对上市公司隐瞒该信息。最终,证监会对李占江给予警告,处以135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然而,上市公司及李占江等责任主体被证监会行政处罚,仅仅是追责的开端。后续,他们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依据证券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规则,在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至2023年4月更正财务数据期间,买入越博动力股票并产生损失的投资者均可索赔,且索赔金额通常远高于行政处罚金额。

  以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为例,上市公司仅被罚款60万元,时任董事长吴厚刚被罚款30万元,但投资者索赔金额一度超过1亿元,获赔金额在千万级别。康尼机电因并购交易存在虚假陈述,被证监会罚款30万元,为应对投资者诉讼,公司计提了高达1.44亿元的预计负债,起诉的投资者中不乏诺德基金这样的机构。康得新案更是典型,公司及实控人钟玉分别被证监会罚款60万元和90万元,而投资者索赔金额却超过50亿元。

  刑事责任方面,证监会明确表示,若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存在涉嫌犯罪情形,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此前,金亚科技、康得新等案的实控人均已获刑。今年3月,公安部公布的5起上市公司犯罪典型案例中,有4起涉及财务造假,且涉案关键人员均被作出有罪判决。在“行刑衔接”的严监管环境下,若越博动力相关人员触犯刑法,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越博动力造假案的处罚还具有一项标志性意义——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在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期间,贺靖、于懿二人知晓越博动力有“冲业绩”“做大业务”的意图,按照李占江的请求和安排配合造假,分别“贡献”9106.13万元和2.7亿元的收入。最终,贺靖、于懿分别拟被罚款30万元和200万元。

  财务造假之所以屡禁不止,“帮凶”的配合是重要原因。这些看似会计凭证齐全、无关联方的交易,使造假行为更具系统性和隐蔽性,积累的问题也更为严重。财务造假的“首恶”多为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等“内部人”,他们因巨大的非法利益甘愿冒险。但对于“帮凶”而言,配合造假所得利益远低于“首恶”,只要提高违法成本、严格执法,有限的收益将对应巨大的风险,配合造假便失去意义。一旦缺少“帮凶”的配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难度将大幅增加,这为破除财务造假“生态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