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重点关注
1、广东发布50个绿金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6月26日,2025年度广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启动仪式上正式亮相。今年3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多部门指导,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等多机构主办的“美丽广东·金融赋能”主题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历时3个月,共收到来自全省21个地市的256份申报案例材料,最终确定50项推广案例。
50个创新案例在支持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服务“百千万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凸显引领示范作用,且涌现出10个“全国首笔”创新业务,如全国首批水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落地、全国首单“两新”绿色债券发行等,显示出广东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此外,广东还推出全国首个陶瓷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创新全国首笔ESG数据跨境交易等。据报道,上述50个创新案例中,有十余个案例与转型相关,比例较上年有明显提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案例征集活动是广东省首次由多部门共同举行,入围案例申报主体类型丰富,涵盖银行、信托等多类机构。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多部门、多业态协调机制,此次创新案例发布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有利于发挥广东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的全国示范作用。
2、报告:“工业绿色发展”专区助力2136 家企业融资超千亿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各部门围绕产品碳足迹工作加强衔接互动,加快形成政策合力,为产品碳足迹工作开展提供政策、金融、应用场景等全方位、多角度支持,初步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担共享工作格局。在推进碳足迹管理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加强对融资项目的碳减排量等环境效益的核算监测,引导金融机构基于碳足迹丰富产品和服务,推动银行机构依托碳足迹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将贷款利率与产品碳足迹相关联,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和模型。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为工业绿色领域发展提供精准有效支持。截至2024年11月,“工业绿色发展”专区入库企业4025 家,助力2136 家企业融资 1119.12 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提供定制化、定向化金融服务。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报告显示我国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通过加强部门间的互动与政策整合,为产品碳足迹管理提供了政策基础和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形成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主体参与的良好局面。
3、上周碳价最高77.20元/吨
6月27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50623-20250627)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77.20元/吨,最低价72.82元/吨,收盘价较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4.83%。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838,798吨,成交额139,939,503.98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4,706,540吨,成交额352,111,550.00元。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6,545,338吨,总成交额492,051,053.98元。
2025年1月1日至6月2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38,184,164吨,成交额2,866,523,074.01元。
截至2025年6月2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68,452,828吨,累计成交额45,899,250,177.52元。
二、绿金实践
1、江苏银行发行全国首单“绿色制造”主题金融债券
6月26日,江苏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这是国内首单明确聚焦“绿色制造”主题的商业银行金融债,募集资金将全额用于支持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先进环保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绿色制造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
近年来江苏银行将服务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作为重要经营方向,打造“苏银新智造”“苏银绿金”两大绿色金融服务品牌,推出“绿色工厂贷”“园区低碳贷”“ESG表现挂钩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已服务超百家国家级、省市级绿色工厂企业,支持建设多个绿色园区项目。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发行将为绿色制造领域提供资金支持,缓解企业在绿色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方面的融资压力,推动制造企业向高效能、低碳化、强环保方向发展。
2、广东云浮落地全省首笔航运领域转型金融贷款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云浮市分行推动转型金融标准落地应用,联合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指导农业银行云浮分行向某港务投资有限公司发放5200万元绿色港口建设转型金融贷款,专项用于建设散货泊位及配套设施,标志着全省首笔航运领域转型金融贷款在云浮落地。
该港口企业为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采取多项措施构建低碳用能体系,农业银行云浮分行按照相关通知要求,支持企业对照标准查找差距,明确建设路径,认定企业相关项目符合转型金融标准,迅速提供授信并发放首期贷款5200万元人民币,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云浮市地处珠江河网地带,西江“黄金水道”贯穿,为支持当地发展西江绿色航运,中国人民银行云浮市分行此前已指导银行机构推出相关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航运企业绿色发展。
据报道,该分行将继续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应用,结合云浮产业特色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云浮落地全省首笔航运领域转型金融贷款,为金融支持港口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和样本,有助于推动当地航运产业绿色发展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邮储银行发行 50 亿元绿金债券
6月24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5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62%。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改造。本期债券获得市场投资者积极关注和踊跃认购,全场认购倍数达3.31倍,近70家机构参与,涵盖银行、基金、保险、券商等主体。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绿色债券投资余额499.10亿元,承销规模208.97亿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邮储银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为其支持绿色产业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助于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改造和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