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6-30 05:46:40 股吧网页版
“618”促销期间 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共收到投诉信息近1.4万条 促销规则虽简化 售后响应不省心(百姓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2025年“618”年中促销落下帷幕。一个多月的促销期,平台和商家摒弃以往的“卷低价”策略,主打“简单让利”,拼服务、拼技术、拼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是否感觉购物更简单更省心了?

  据人民网“人民投诉”统计,5月13日至6月20日“618”促销期间,“人民投诉”平台共收到投诉信息近1.4万条。数据显示,“算不清”“买早买贵”等不再是消费痛点,相关投诉量较2024年下降72.6%;物流延迟、系统卡顿、优惠券失效、售后响应等问题则仍是投诉热点。分析发现,各大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简化促销规则,更多采取立减直降、优惠券和补贴即领即用等措施,让消费者享受实惠更简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如今,各大电商不再简单“卷低价”,而是着力优化平台规则,强调物流时效、价保周期、售后无忧等差异化服务,如“超长价保覆盖全周期”“半日达”等提升现货配送效率,意在引导整个行业生态更健康、更良性地协同发展。“另外,全年促销常态化削弱了‘618’的促销力度,消费者不再将低价视为唯一决策依据,更关注商品品质和配送效率。”刘俊海认为,投诉数据也显示,消费者更趋于理性,对优惠透明度和履约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今年在以旧换新政策“提质扩容”的政策推动下,数码家电领域产品“换新”消费活力显著,但在“618”期间,也是投诉量最大的品类。数码家电销售服务响应速度和退款效率成为消费者的主要痛点。具体表现是,超长促销周期导致订单量激增,物流运力承压,配送时效和包裹完整性难以保障;直播带货中夸大功能或隐瞒瑕疵,导致“货不对板”问题时有发生;售后安装问题、性能不达标等服务欺诈频现。

  “我于6月4日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块儿童电话手表,结果收到货后发现商品有严重划痕,不像是新品。开封后试戴期间手表明显发烫,我认为商品质量有问题,于是到货当天就申请了退货退款。然而,等商品寄回商家后,商家却以产品已激活为由不予退款,电商平台也不处理,互相推诿。”一名网友说。

  退差价、退换货、按时发货、平台监督、退“国补”资格、客服响应,依次为维权比例最高的诉求。

  “平台以‘过7天价保期、价保规则只针对店铺售价不含平台券’为由不给价保”“客服诱导尽早买,结果早买买贵了,无法退差价”“商品页面标注‘价保618’,降价后却以参与‘百亿补贴’或‘国补’为由拒赔”……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的是退款退差价,部分平台“先涨后降”或拒绝履行价保承诺等令消费者不满。

  一名网友投诉说,他于5月22日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手机,还在7天价保期内,商家降价了200元,但是时间很短,他没来得及申请价保就再次涨价。“5月31日,商家再次降价,幅度达246元,然而我申请价保,客服却以超过价保期为由不予受理。购买商品前,我看到商家直播间承诺不会降价我才购买,结果一过价保期就降价了!”该网友说。

  有消费者吐槽:价保期间的商品价格像“过山车”,变动过于频繁,很难把握,“也不能每天盯着价格”;部分商家刚过价保期就降价,也有“恶意”之嫌;未收到平台任何关于价保、降价的提醒。对此,网友呼吁,平台系统可设置智能推送“近期降价通知”功能服务,让消费者能及时了解价格的变动。

  刘俊海表示,低价欺诈投诉减少是电商平台规则去泡沫化、监管技术落地、消费理性觉醒共同作用的结果。电商生态正从“价格内卷”向“服务竞争”转型。“但未来需警惕新型变相欺诈,如AI换脸直播虚构折扣等,共同巩固跨平台比价机制和治理成果。”

  针对此次“618”促销出现的新趋势,专家表示,从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到动态定价,虚拟主播占比提升,未来AI将与购物节深度融合,但可能因“算法黑箱”或AI误判引发消费者投诉。二手电商融入大促,二手商品交易量增长,但鉴定标准不统一、售后责任模糊或将成投诉热点。监管强制直播间留存全量数据,虚假人气、刷单等灰色操作空间被压缩,但商家可能转向更隐蔽的“软性诱导话术”打擦边球。这些都或将成为消费者新的投诉维权热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