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的利好有点多,而且全都集中在当前最热门的芯片板块:
1. 美国取消了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在华分公司的最终用户授权,也就是说,不允许这些企业使用美国技术为中国生产芯片。

2. 中芯国际拟定增A股股份,收购中芯北方剩余49%股权,从而实现对中芯北方的完全控股,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据媒体报道,阿里新开发了一款AI芯片,以取代英伟达的H20,由国内企业代工,目前正在测试中。

4. 我国研发出全球首款光电融合高速无线通信芯片,最大通信速度超过120Gbps,可满足6G通信在太赫兹波段的峰值速率要求。

所有这一切,毫无疑问都利好国产替代概念。
我看有人说:芯片的利好过于密集,味道不太对,闻起来有种要煽动情绪出货的味道,而且目前芯片的估值过高,业绩根本跟不上,风险非常大。
首先,这种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没毛病,说的都是大实话。
但问题是:芯片涨到这里,靠的是业绩吗?靠的是独创的黑科技吗?并不是,那到底靠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来了:
资产的定价方法,有时候并不一定遵从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盈利能力这些财务指标。
这些东西,确实都是股票投资最根本的参考依据,尤其是长期投资,但就中短期来说,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短期而言,最重要的是:你究竟有多需要它?这决定了你愿意为这个资产付出多大的成本。
一瓶矿泉水,在超市里卖2元一瓶,但在沙漠里,你快渴死了,200一瓶你也得买,而且还会抢着买。
同理:饥荒时的两斤半小米,能换来一个大姑娘;国外旅行跑半道上车坏了,5000块的救援你也得叫;遇到紧急情况手机没电了,500块钱用一次的电话你也会打。
因为此时这些资产的价格,不是由其常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你的生命受威胁程度决定的,即“安全溢价”。
咱们现在的半导体,就面临着类似的局面:美国动辄封锁、制裁、断供,想迫使中国低头,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咱们的供应链安全,再加上英伟达的后门漏洞,更加威胁到咱们的国家安全。
换言之,中国的芯片产业,已经到了不得不自主可控的地步:因为哪怕低头,未来美国也会故伎重施,从咱们身上压榨更多的利益,并彻底打断中国的产业升级之路。
说白了,以前国产替代还有点为谈判增加筹码的味道,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做、且必须成功的地步。
当然,凡事都需要个过程,目前咱们的芯片性能、加工工艺,肯定没法跟最先进水平比,但政策意图已经摆在这:必须自主可控!
性能差一点没关系,能用就行,但绝不能受人威胁,然后慢慢进步,再反杀,这才是当前芯片的炒作逻辑。
其实美国想搞制造业回流,跟咱们搞国产替代的逻辑,本质上是一样的:国家安全必须自主可控!
注意:任何股票的短期炒作,全都是基于情绪、而非业绩,现在芯片肯定没业绩,至于未来有没有,那没人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中长期投资,才要看业绩的可持续性,以及增长速度,大家一定要把短期炒作和中长期投资区分开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从容应对即可。
最后提醒一句:没想明白的不做,不熟悉的不做,别看到股票大涨就心态失衡,然后上头去追,牛市震荡行情你拿不住的,一定要看懂了再去参与,稳住别浪。
全文完。
(来源:发财老博士的财富号 2025-08-31 15:45)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