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在不知不觉中,A股的行业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本轮牛市的推进,银行市值已经被超越。
看待A股要用新的视角。
一、科技含量飙升
我们把时钟拨回到2019年,也就是上一轮牛市的起点。
当时,银行的市值占比是14.65%,非银金融是7.99%,食品饮料是5.18%,石油石化是5%。

这四个传统行业的市值占比就高于32%。
而计算机和电子的占比只有区区8.5%。加上医药生物也只有16.5%。
而2025年8月28日,这个排名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名被电子拿下了,占比是11.29%。加上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和计算机,合计是34.6%。如果把通信和军工也算上,A股的科技含量至少有40%了。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地产,现在占比只剩1.13%了。
很明显,现在A股的市值版图上,科技的重要性凸显。这会给A股也带来巨大的变化。
二、A股的整体估值将拔高
与传统行业相比,显然科技行业的估值要高出许多。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加,A股的估值中枢将逐渐上移。
也就是说,以后抄底时,看过去的估值分位数可能会被误导。
由于现在IPO卡得很严,往往是硬核科技更容易过审,所以未来科技公司的数量增速比传统行业要快很多。
三、科技巨头的空缺将补齐
虽然A股的科技市值增长很快,但还没有出现强有力的龙头。行业比较分散。
现在市值前十大龙头企业依然是传统行业,里面也就只有宁德时代跟科技相关。

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科技领域还处于大混战阶段,未来势必会从中杀出几个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巨头。
到时候,科技的波动将更多影响整个指数的波动。
当下,很多科技公司的市值都是在为梦想买单,至于谁能梦想成真,就不得而知了。
科技行业的典型特征就是赢家通吃。
未来A股的市值之王也必定会归于某个科技公司。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我还是更建议用科技类ETF去布局,因为科技类个股的风险太大,波动也不是常人能受得了的。
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向A股
说一说昨天的行情。
不少人都认为A股涨得有点非理性了。
其实并非如此。
现在的行情由流动性推动。
资金流动本来就会影响股市的估值。
去年924之前,资金不断从中国流出到海外。主要原因就是中美利差引起的。
当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后,资金流向将反转。
或者可以这样说吧,上一轮熊市本不应该跌这么多的,那是非理性下跌。
当资金转向时,那些非理性的下跌就会先被修复到位。
而光是修复这个非理性的下跌,就有很大的空间。
之前,我用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帮大家估算了本次上涨的合理性。
市场预期美联储会在未来一年降息100bp,这100bp本来就会带动A股上涨20%左右。
而当下也只是充分反应了这个预期而已,所以A股没有疯,也不会有大跌的风险。(除非有黑天鹅飞出来)
我们还可以用人民币远期汇率来估算。
今年以来,USD/CNY掉期点(1年)的升水已经收窄了110bp。

这其实就对应着A股20%左右的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掉期点已经高于去年10月8日的位置了。这就意味着,A股的底部必定会站上新台阶。
因此,我才说,A股跌不深,那些随意做波段的人很可能就买不回来了。即便买回来,成本也会更高。
由于外面的资金太充沛了,就会推着股市创新高。(虽然中途会有波折)
昨天,人民币中间价也破了新高,并且即将突破7.1。

也就是说,央行也在有意引导人民币逐渐升值。进而引导资金回流。
需要注意的是,外资回流后,大小盘风格会逆转!
人们不是担心股市没有基本面支持吗?
基本面靠啥复苏?还不就是靠钱!
随着资金回流,久违的经济复苏即将开启。
而股市往往领先经济而动。
所以,那些有悲观情结的人往往做不好投资,因为他们总认为世界要完蛋了。
接下来的股市可能会有调整,但调整是好事,这是为慢牛的下一个阶段蓄力。
别忘了,我一直都在说,A股的慢牛是上楼梯式的慢牛。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睿知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