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即话语权!
而稀土,则可能是未来资源最大的话语权!
自古以来,资源都是兵家必争。两千年前,谁握有铁矿和粮仓,谁就能左右战局;而今全球资源争夺的形式没有变,只是筹码升级了。
毕竟小到芯片、机器人关节,大到导弹制造、风力发电机,几乎所有代表未来的科技产业都站在稀土的肩膀上。
可以说,谁能在稀土领域占据主动,谁就能握住在未来科技产业通行的权利!
稀土有多火,我们从价格上就能感受到。
截至2025年8月21日,氧化镨、氧化钕单月价格涨幅达20%;氧化镨钕报价63.15万元/吨,比月初上涨10.3万元/吨;永磁体钕铁硼N35年内涨幅达51%,价格逼近145元/千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稀土听起来稀缺,但其实不算是稀有。
因为稀土并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其中丰度最高的铈、镧和钇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都比铜、铅和锌等常见元素要多。
所以,稀土金属的真正的稀缺不在于找不到,而是不容易取得。
一来稀土元素分布太散,在地壳中像撒胡椒面一样分布,具有开采价值的高浓度富矿稀少。二来17种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尤其是离子半径几乎一致,使得将它们高纯度的分离困难。
但是,这却没有难倒我国。
从全球稀土行业来看,我国是唯一一个跑通了从矿山到磁材全产业链的国家,更是能以99.9999%的纯度高效分离提纯17种稀土元素。
加上本身国内对稀土资源的储量就在全球第一,2024年全年,我国稀土矿的产量高达27万吨,占全球的69.2%,可以说是握住了全球稀土供应的总阀门!

至此,北方稀土的身影,已经藏不住了!
一方面,资源集中。
我们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铁等多金属共生矿,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床累计探明稀土储量高达1.8亿吨,当前的资源保有量1.59亿,稳居全球第一。
这个矿的独家开采权在包钢集团手里,而北方稀土又是包钢集团旗下专做稀土精矿冶炼分离、制造磁材等业务的控股子公司。
依托这一关系,包钢集团能稳定向北方稀土供应稀土精矿。而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原料锁定或许就是北方稀土的硬核护城河。
另一方面,产能完整。
如今,北方稀土已经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稀土功能材料制造基地,具备21万吨的冶炼分离年产能,以及10万吨的磁性材料年产能。

尤其是,北方稀土还将业务延伸到了磁性材料的终端应用领域。随着2024年其子公司北方嘉轩实现了对稀土永磁电机批量化生产,至此便形成了从磁材合金到永磁电机的产业链闭环。
而且产能的释放,已经兑现成了业绩!
2025年一季报显示,除了抛光材料外,公司各产品的产量都实现了同比增长,甚至稀土金属、磁性材料的产量同比增幅都超过了40%。
有意思的是,2025年一季度,其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等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速还快过了产量增速,可见公司还把之前的库存清了不少。

再加上现在稀土产品普遍在涨价,北方稀土的业绩也顺势而上,净利润直接飙升。
就在近期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将最高实现扣非净利润9.25亿元,同比猛增5922.76%!
当然我们最关心的是,这增长态势会是昙花一现吗?
影响业绩的因素无非就是销量和价格,我们来分开深扒一下。
从销量方面来看,天花板由配额划定。
因为,为了保护稀土这一战略性国产资源,我国对稀土的开采和分离实行配额管制,就是会控制开采和分离的总量。
在2024年两批国内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控制指标中,北方稀土共获得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指标18.87万吨、17万吨,分别占指标总量的69.87%、66.9%。

一家独占近七成的份额,可见国内大部分配额都给了北方稀土,其几乎是垄断地位。
不过甜蜜的烦恼就是,由于这个配额管控的存在,北方稀土无法大幅超产,所以销量端存在一定的上限。
从价格层面来看,需求广阔。
稀土价格会深受供需天平的影响,供应端就不再赘述了,毕竟我国掌握全球大部分的稀土供应,会避免过度开采。
而在需求端来看,以后用稀土的地方,或许比想象的要多得多,比如风电机组、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等各行各业。我们就选几个熟知的来说:
比如,风电机组。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里面的那套稀土永磁转子,需要使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让发电机在低速下也能高效发电。
而且这几乎是没法替代的,因为没有稀土磁转子,大型风机就得倒回齿轮箱搭配励磁发电机的老路线,体积大不说,效率也比较低。
从用量数据来看,一台5 MW的海上风机大约要用650 kg的高性能钕铁硼磁体。而现在全球能源加速转型,预计2030年全球海风新增装机量将超50GW,对应稀土磁材的需求可想而知。

再比如,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依赖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而这些小电机又都需要钕铁硼磁材来提供高功率密度的磁场,进而能让电机输出精准转矩。
数据测算,一台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大概要用到3.5kg-4kg的高性能钕铁硼。
人形机器人市场方兴未艾,预计到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对稀土永磁的消费量将达3000吨,2023-2028年的年复合增速超过160%!

话说到这不难看出,北方稀土的业绩波动主要还得依赖售价这端。
如今来看,稀土的未来需求前景广阔,就或许能给价格一个坚实的底部支撑!
一个数据也能说明。
2025年7月,北方稀土公告,其2025年第三季度向包钢股份采购的稀土精矿价格提高到了1.91万元/吨,环比增加了1.51%。
且这已经是稀土精矿价格连续第四个季度上调了,调价的动因就是供不应求。
而随着采购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价格沿着产业链逐级传导,北方稀土使用稀土精矿生产的产品售价也会随之提高,进而增厚利润。

总而言之,资源如印,一步占先,步步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