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财富号评论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财富号评论吧
返回财富号评论吧>>
发表于 2025-08-25 09:09:46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浙江
深蓝S09高端突破受挫,邓承浩再陷“豪言”魔咒

$长安汽车(SZ000625)$【文/深度评车&财经三剑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深蓝汽车携其新款大六座SUV——深蓝S09,试图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深蓝S09的冲高之路非但未能一帆风顺,反而充满了波折与挑战,邓承浩的“豪言”似乎正一步步走向落空的边缘。

深蓝S09作为深蓝汽车冲击中高端市场的力作,自上市以来便承载着厚重的期望。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曾公开表示,希望深蓝S09能在六座SUV市场中获得20%-30%的销售占比。然而,现实却给出了残酷的回应。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中在售的主流品牌六座SUV车型销量为36.8万辆,而深蓝S09自5月上市至7月的销量分别为1630辆、3250辆、2186辆,7月销量更是环比下滑32.7%,这样的表现与邓承浩的预期相去甚远。

与竞品相比,深蓝S09的销量更是显得黯淡无光。问界M8上市以来销量持续走高,而与深蓝S09存在竞争关系的领克900,虽然售价更高,但销量也远超深蓝S09。深蓝S09的销量低迷,不仅未能证明其市场潜力,也让此前官方公布的大定成绩显得含金量不足。深蓝汽车曾称,“截至当日24时,大定订单超过21168辆。”此外,在6月7日的重庆车展上,深蓝汽车还再次公布预售成绩,称深蓝S09预售一个月订单量即突破21000台,平均售价站上30万元大关,但实际销量却难以支撑这一数据的说服力。

邓承浩曾坦言,深蓝在六座SUV领域的最大压力是品牌力不足。这一坦诚的表述,如今看来似乎成了深蓝S09市场困境的最好注脚。在高端市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往往更高,而深蓝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尚未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感和品牌溢价能力。

尽管深蓝S09在空间、舒适、安全和智能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试图以“货真价实”的产品力赢得市场,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凭产品力本身已经难以打动消费者,品牌的影响力和口碑同样至关重要。深蓝S09的销量低迷,正是品牌力缺失的直接体现。

面对销量压力,深蓝汽车在营销传播上也频频出错,引发了一系列争议性事件。从“车机广告风波”到“离职买车争议”,再到“S09碰瓷式广告”,深蓝汽车的营销策略似乎总是难以摆脱负面新闻的困扰。这些争议不仅未能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质疑和不满。

深蓝汽车的营销策略之所以饱受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过于依赖短期效应和炒作手段,而忽视了品牌长期建设和消费者信任的培养。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短视的营销策略显然难以支撑品牌的持续发展。

深蓝汽车曾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年销目标,但现实却一次次将其击得粉碎。邓承浩曾表示,深蓝汽车2025年在中国区的目标销量是40万台,加上海外市场的总目标是50万台。然而,今年1-7月,深蓝汽车的累计批发销量仅为约16万辆,仅完成目标的32%。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深蓝汽车都面临着巨大的销量压力。

更为严峻的是,深蓝汽车的盈利前景同样不容乐观。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财报,2024年深蓝汽车净亏损15.72亿元,虽较上年有所收窄,但离整体盈利依然存在巨大差距。成立6年多以来,深蓝汽车累计亏损已超过115亿元。在市场已经进入新的淘汰赛阶段的背景下,深蓝汽车急需提速提升销量规模,实现自我造血的内循环。然而,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一目标似乎依然遥不可及。

面对销量和盈利的双重压力,邓承浩在公开场合表示,深蓝汽车将启动密集新产品投放周期,每半个月推出一款新产品,持续两个月,以“升级焕新”为核心的产品攻势实现规模跃迁。然而,这一策略能否真正力挽狂澜,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新产品投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这对于已经亏损严重的深蓝汽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即使新产品能够成功上市并获得市场认可,也需要时间来积累口碑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深蓝汽车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销量和盈利的双提升,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深蓝S09的冲高之路充满了坎坷与困境。从销量远不及预期到品牌力缺失,再到营销争议不断和年销目标承压,深蓝汽车似乎正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未来,深蓝汽车能否突破重围、实现自我救赎,依然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相关股吧: 长安汽车(000625)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