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财富号评论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财富号评论吧
返回财富号评论吧>>
发表于 2025-08-20 23:53:46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京沪高铁:A级红利资产,配置价值临近

1、公司概览

京沪高铁是中国最核心的高铁资产运营主体,其核心资产是贯穿中国东部经济走廊的京沪高速铁路。公司的主营业务清晰聚焦于高铁旅客运输,具体分为两大块:一是直接为乘坐本线列车的旅客提供运输服务并收取票款(客运业务);二是为其他铁路运输企业担当的列车在京沪高铁及其子公司辖下的线路上运行,提供线路使用、接触网使用等服务并收取费用(路网服务)。

2024年,其客运业务收入约为158.29亿元,路网服务收入约为259.55亿元,路网服务贡献了超过六成的营收,凸显了其作为铁路网关键干线的重要性。

公司的下游客户集中度极高,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总额的52.29%,且全部为关联方,这与其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紧密相关。公司委托北京、济南、上海局集团等负责运输管理,委托中铁电气化局进行设施维修,这使得国铁系统内的关联交易成为其业务常态。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其无可复制的资产。区位优势是其根基,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途经区域人口稠密、经济活跃。路网优势是其血脉,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核心一纵,它与多条其他高铁干线互联互通,路网协同效应持续放大。技术优势是其骨架,作为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铁,它代表着中国高铁的最高水平。安全优势品牌优势则是其多年稳健运营沉淀下来的宝贵信誉。

展望未来,公司的发展与中国铁路的宏大规划同频共振。根据《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全国高铁网将达7万公里左右,为公司所处的赛道提供了长期的成长空间。公司自身的战略也聚焦于提升运输经营效益、保障安全稳定、强化公司治理、推动科技创新四大方向,具体举措包括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推动“高铁+文旅”融合、实施智能化提升工程以及积极落实市值管理等。

2、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2.1 截面分析(基于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

公司的资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重资产公用事业特征。长期经营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高达74.42%。无形类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等)占比20.03%,两者合计占比超94%,表明公司资产结构纯粹,高度聚焦于主营业务。

类现金(货币资金)132.87亿元,占比为4.63%,相较于其庞大的资产*(2868.4亿)和负债规模(594.2亿)占比较低。

(类现金-带息债务) 为负值(-396.9亿),需要关注债务压力。公司的负债结构以长期带息债务为主,与总资产的比值为17.62%,短期带息债务与总资产比值仅为0.85%,债务期限结构安全。公司的经营负债在负债结构中占比低,经营负债略高于应收类资产,表明公司在整个产业链的议价和占款能力不显著,但较为平衡。


2.2 滚动分析

2.2.1 资产结构滚动分析
过去几年公司资产结构非常稳定。长期经营资产无形类资产的合计占比始终维持在94%-95%的区间内,波动极小。类现金的占比在2024年第一季度一度升至5.4%,但在后续季度持续下降至2025年Q1的4.63%,主要原因是同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的增加(如偿还债务和分配股利)。

2.2.2 负债结构滚动分析
负债规模持续压降,从2020年的千亿级压降至600亿以下。公司有意识地控制债务规模并调整期限,年报中也明确指出“提前归还银行贷款,努力降低财务费用”。

2.2.3 偿债能力变动分析
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在过去几年显著增强。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Q1的33.4%的高点,一路震荡下行至2025年Q1的20.7%,降幅超10pct。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在2024年第二季度一度降至0.61和0.53的低位,当前修复至1.82和1.71的良好水平。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剧烈波动主要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科目的大幅变动有关。根据年报解释,2024年末该科目较期初大降74.09%,系“偿还完毕短期或可提前偿还银行借款”所致。负债的集中到期与偿还,造成了这些比率在短期内的剧烈变化,近期数据的回升表明短期偿债压力已得到有效缓解。


3、成长性与盈利能力分析

3.1 利润表结构滚动分析

从TTM数据看,公司营业总收入从疫情低谷有效复苏,2025年Q1对应的四个季度营收为422.7亿元,为2019年(348.56亿)的121%;归母净利润127.7亿,为2019年(111.68亿)的(114%)。

利润表的成本费用结构非常稳定。营业成本是绝对大头,占比常年保持在88%-89%。费用结构中,财务费用是主要变量,但整体呈中枢下降趋势。公司最终营业利润占比稳定在40%左右,凸显了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


3.2 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表现较为优秀。2025年Q1毛利率为47.2%,净利率30.2%,其波动主要与疫情后客运量恢复带来的规模效应有关。公司如此高的净利率在重资产行业中非常罕见,这充分体现了京沪高铁这条“黄金线路”强大的盈利效率和市场地位。


4、营运质量分析

4.1 资产回报水平分析

随着利润的恢复和杠杆率的降低,公司的资产回报率经历了“V型”反弹并持续优化。但资产收益率水平相对较低,也符合公用事业的外部性价值。


4.2 资产周转率分析

由于资产结构极其偏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观察其运营效率的核心指标。该指标从疫情时期的低谷逐步回升至2025年Q1的0.197次,反映了客运量的回升和线路利用效率的修复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为健康,但二者占比过低,关注价值不大。


5、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5.1 收益质量分析

公司的收益质量健康,是真金白银的“利润奶牛”。经营现金流净额常年高于净利润,主因庞大的固定资产折旧并未实际支出现金。销售商品流入/营收指标持续在90%以上,表明其收入回款有保障。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修复至7%以上,证明了其整体资产健康的现金产出能力。


5.2 内生净现金流

公司的现金流结构健康且清晰。经营活动是强大的现金流入引擎,2025年Q1 TTM净流入203.5亿元,支撑经营流出、PPE支出、利息费用后仍有174亿结余。结余资金用于大幅偿还债务,2025年Q1 TTM净偿还120.7亿。

尽管年化30亿的资本开支和利息支出消耗了大部分经营现金流,但公司依然能产生巨额的正向内生现金流,按当前的现金流积累速度,剩余530亿带息债务,4至5年即可消化完毕。

当前公司股息率2.24%,公司2024年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54.8亿元,并使用10亿元开展股份回购,用于投资者回报的比例超净利润50%。预计未来可逐渐提升至70%以上,当前市值对应预期股息率约3.5%。


考虑到公司具备非线性提价能力,按永续增速2%~3%,利润分配比例50%~70%,采用股利不变增长模型,京沪高铁合理估值范围:127*50%/(6%-2%)~ 127*70%/(6%-3%),约1587.5亿~2963亿,中值2270.4亿。


公司持有京福安徽公司权益65.1%,京福安徽净资产674.6亿,尚未贡献净利润或显著现金流。按净资产价值0.5倍估算,其估算价值219.6亿。二者之和2450亿。京沪高铁当前市值2573.5亿,相比上述估算价格溢价约3.3%。

整体而言,$京沪高铁(SH601816)$仍然是A级红利资产,具备长期跟踪价值,当前价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已逼近合理配置价格。

相关股吧: 京沪高铁(601816)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