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终于蜂拥入市了。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但居民存款同比多降0.78万亿元。
非银存款剧烈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流入了券商。居民的钱从银行转到券商干嘛呢?显然是来炒(追)股(涨)的。
我看了下历史数据,
上次非银存款急速增长,还是今年2月,当时是deepseek引爆科技股行情。
再上一次是去年10月,是A股从2700暴涨到3500,也是本轮行情的起点。
看懂了吗?谁赢他们帮谁!
其实,从居民存款等资金面的角度,我们可以算出股市能涨到多少点。
下图是A股总市值和中国居民存款的比值。表征股市外有多少存款可以入场。

事实上,去年9月A股市值/居民存款只有50%。这表明股市之外有海量资金。
回看过去20年,上一次这么低还是2013年,随后就是2013~2015年的超级大水牛。
其实,你可以把前几年的熊市理解为:
一块名为「宏观基本面」的大石块压在了「股市」这个弹簧上,导致其持续下行。但随着股市外资金的积累,弹簧一直在蓄力。
而到了去年9月,弹簧被压到了最底部,任何一点松动都会带来急速的反弹。
所谓的政策或国家队,只是尝试着把大石块往旁边挪了挪而已。一时间还挪不走,但足够股市暴力反弹了。
总之,过去1年的牛市并非偶然,也不是靠国家队,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
接下来进入计算过程。
目前,居民总存款(活期+定期)为160万亿。
而居民存款过去几年的增长趋势如下图。

每年增长10~16万亿。去年9月A股见底反弹后,居民存款增长速度也没有明显放缓。
说明市场行情不够明确的前提下,居民一直在拼命存钱。
假设牛市明确后,居民存款增速相对放缓到5万亿每年。
A股历次全面牛市(2005~2007年、2013~2015年、2019~2020年),持续时间都在2年左右,最长也就练习2年半,不能再多了。
本轮牛市从去年9月起,到今年8月已有近一年。
这么看,牛市还有一年。那么到明年时,居民存款在165万亿左右。
再回看下前面的A股总市值和中国居民存款比值。

可以看出,A股总市值和居民存款的比值,是有规律的——历史均值在80%左右,牛市高位在95%以上。
因此,存款搬家进股市后,本轮牛市:
在中性情况下,总市值可增长到165*0.8=132万亿。
在牛市高位,总市值会增长到165*0.95=156万亿。
而截止今天收盘,A股的总市值为112万亿。
由此可计算出,A股的上涨空间在17%~39%。
对应到上证指数,那就是4300点~5100点。
不过,这里之所以说上证指数,是因为大家最熟悉这个指数,头脑里更有概念。
实际上,上证指数明显失真,不能代表全市场。因此,上证指数的上涨空间不一定有那么大。
这里以中证800指数为例,我画一下未来的上涨空间,也就是下图的两个箭头。
另外,本文没有考虑A股的分红、IPO和增发。分红会降低总市值,IPO和增发会增加总市值。为了不把大家搞晕,这里暂不考虑。
你只要知道一点,A股当前每年分红1.9万亿,远远高于IPO和增发的0.5万亿。因此,如果考虑这些因素,涨幅空间其实会更高,可以放大到20%~40%。
最后还要多说一句。
我前面分析的都是上涨空间,但不代表一定会涨到。
因为你也要考虑到各种不利情形,比如没有牛市,比如外资缺席导致牛市没那么大,比如资金被港股分流,等等。
对上涨空间更准确的理解是:存款搬家已经开始。只要存款持续搬家,A股上涨空间绝对是有的,不要太怂。
只是有些人呐,天天盼大阳线,新高了又觉得自己不配,稍微一跌就喊着牛市要结束了,卖飞了又哭爹喊娘追回来。
属实是被熊市PUA太久,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个人持仓:40%指数基组合等、15%纳指、10%恒科、15%风雨不动安如山、5%股票、15%中小银行存款。
个人操作:仓位降到6.5~7成。组合会适度减仓小盘股,加仓大盘股。
投资机会:格指2.02,投资机会为B+(投资机会从好到差为S、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