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财富号评论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财富号评论吧
返回财富号评论吧>>
发表于 2025-08-14 14:13:16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河北
石药集团的BD核心引擎

来源:药渡Daily

不知不觉间,石药集团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明人”,其一些行为都十分让人意外。从此前引领国内资本市场最显著的股价飙升事件,再到如今的“预告式BD”,石药集团总能在行业内掀起风潮。这是徒有其表的辗转腾挪,还是强劲实力的“炫技”?


战略阳谋

“预告式BD”这一创举,自石药集团开始。

5月30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正与若干独立第三方就三项潜在BD交易进行磋商,总金额合计可能达到约50亿美元。公告发布当日,石药集团港股股价最高涨幅超12%,其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新诺威最高涨幅逾14%。

此后,“预告式BD”逐渐落地。

6月13日,首个“预告式”新药BD案例成功落地,标志着这一新模式在业界的应用。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共同宣布,双方已达成一项战略研发合作,拟将依托石药集团所拥有的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致力于发现并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

7月30日,石药集团再次宣布,已与Madrigal达成协议,就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在全球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订立独家授权协议。首付款1.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9.55亿美元。

一场“预告BD潮”悄然席卷行业,中国整个创新药行业正从以前的“暗箱”式商务操作,逐渐变为了整合市值管理、资本运作与管线估值的复合战略博弈。荣昌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等企业也都通过官方平台“预告”新药BD动态,仿佛没吆喝上几个BD就不好意思出门和同行打招呼。

但如果没有手握金刚钻,“预告式BD”只会沦为资本游戏。

这几年一系列“激进”的研发策略,石药集团已经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敢于如此“预告式BD”的底气源于其构建的八大创新平台矩阵,其中三类技术已成BD爆发核心引擎:AI制药平台、ADC技术平台和口服制剂突破。

手握三大重磅武器,石药集团出来吆喝几声“预告式BD”,恐怕没人敢有意见。


BD核心引擎

石药集团在AI制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源于2023年8月与AI制药新锐晶泰科技达成的战略合作。

两大各自领域的巨头“联姻”,核心目标很明确----用AI给药物研发插上翅膀。石药集团拿出多年积累的药物研发经验,晶泰科技则贡献其量子物理算法+AI预测模型+机器人自动化实验平台,双方共同筛选针对癌症、神经疾病等高需求领域的创新药。

合作后不到1年,石药集团就推出了AI设计的抗癌药SYH2039,并很快就被百济神州以18.35亿美元总交易额收入囊中。

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更是充分说明了石药集团AI制药能力的先进性。除了上述6月13日的BD,此前阿斯利康还曾以19.2亿美元的代价从石药集团获得一款临床前创新小分子脂蛋白(a)抑制剂YS2302018

这一切技术的跃迁核心在于“批量造药”能力的突破。

石药集团的AI平台通过深度学习靶点结构、代谢路径和毒性特征,将候选化合物筛选准确率提升近3倍。明星分子SYH2039(MAT2A抑制剂)从靶点验证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确定仅用11个月,较传统流程缩短70%。

这一转型的本质,是将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管线工厂”。石药集团AI平台已积累超过数千万组分子活性数据,形成覆盖靶点预测、分子生成、毒性评估的闭环系统。2025年,该平台贡献了石药集团多个早期管线,新药早期发现时间直接缩短超30%,研发成本降低近一半,候选化合物筛选准确率更提高了近3倍。

技术不再是研发的“加速器”,而是直接成为可交易的“资产”。

在ADC领域,石药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DC药物平台,避开PD-1、HER2等红海靶点,以“差异化靶点+平台化迭代”构建护城河,其中两款ADC备受关注。

SYS6010是一款新型EGFR ADC,由高亲和力的EGFR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可裂解的GGFG四肽连接子与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1)偶联组成,并采用优化的药物抗体比(DAR值=8)。

该药有望破局肺癌EGFR-TKI耐药。

在2025年AACR年会上公布的SYS6010的I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102例EGFR突变非鳞NSCLC患者中,ORR为39.2%,DCR达93.1%;其中单纯EGFR-TKI耐药的EGFR敏感突变非鳞NSCLC(n=19):ORR高达63.2%,DCR为94.7%;而EGFR-TKI和含铂化疗双耐药的EGFR敏感突变非鳞NSCLC(n=78):ORR为33.3%,DCR为92.3%。

DP303c是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首个靶向HER2 ADC,主要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多种实体瘤,包括胃癌、乳腺癌和其他相关癌症,已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证。

该药采取了位点特异性偶联技术,即定点酶法偶联将抗HER2抗体与细胞毒素MMAE精确连接,确保药物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平均药物抗体比值(DAR)为2.0,使细胞毒性药物有效负载,提高抗癌活性的同时又避免过量毒性。

DP303c治疗HER2表达的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51.5%的ORR和77.3%的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4个月。

在GLP-1领域,石药集团的布局可谓“凶猛异常”。

如上文所述,与Madrigal就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达成20.75亿美元总交易额的合作,让石药集团一下子跻身临床前小分子授权金额第一梯队。

这款SYH2086采用小分子骨架,具备以下潜在优势:一是口服给药,依从性显著提高;二是稳定性高,有望降低供应链成本;三是临床前数据显示宽剂量范围血药浓度与药效呈线性关系,便于剂量个体化。

此外,SYH2086的体外GLP-1受体激动活性EC50达到10nM级别。在db/db小鼠模型中,28天重复给药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并呈剂量依赖性减重,食蟹猴28天GLP毒理未见明显安全信号,提示治疗窗充裕。

除了SYH2086,石药集团早在2018年12月就从天境生物获得TG103。

TG103是一款创新型长效重组人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Fc融合蛋白,基于hyFc长效融合蛋白平台技术,分子设计具有延长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的特点,有望实现每周一次的皮下给药。目前,该药两项III期临床推进顺利,在中国开展的用于治疗超重和肥胖的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2025年3月完成数据库锁库;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大适应症均已获批临床。

这些成熟的技术和平台为石药集团带来了不少“真金白银”,但其格局显然不止于此,真正能产生核爆级威力的,还得看一些正在验证中的技术平台和在研药物。


未来的希望

在新冠疫情期间,石药集团曾拿下首款国产获批上市的新冠mRNA疫苗。

mRNA疫苗的原理是将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直接注入人体细胞内,利用人体细胞产生蛋白抗原,激活免疫反应。在抗击新冠疫情中,mRNA疫苗技术路线因具有研发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受到资本追捧,Modena、BioNTech一度赚得盆满钵满。

疫情结束,mRNA疫苗似乎再次进入尘封状态。但是石药集团却未曾善罢甘休,从预防性疫苗扩展到治疗性疫苗,其VZV、HPV等多个mRNA疫苗产品正在积极推进临床。

SYS6026注射液是石药集团研发的一款针对人瘤病毒(HPV)16和18亚型早期蛋白抗原E6和E7蛋白的mRNA治疗性候选疫苗。通过编码HPV16和18亚型早期蛋白抗原E6和E7蛋白的mRNA序列,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当疫苗注射入人体后,mRNA序列被细胞摄取并翻译成相应的蛋白质抗原,这些抗原随后被呈递给免疫系统,激发特异性T细胞反应。这种反应能够打破机体对于HPV病毒的免疫耐受状态,清除持续性病毒感染,并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SYS6026已进入临床I期阶段。

SYS6020则更让人期待。

这是一款基于mRNA-LNP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注射液,也是全球首款获批临床试验的基于mRNA-LNP的CAR-T细胞治疗候选药物。

该药通过表达可特异性识别BCMA抗原的CAR,与成熟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表面的BCMA结合,靶向杀伤免疫细胞,消除升高的自身抗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是SLE患者一种全新的、安全有效的潜在治疗选择。与传统的CAR-T产品相比,SYS6020具有细胞活率高、CAR阳性率高、无基因组整合引起的致瘤风险,以及细胞因子风暴(CRS)等副作用低的优点。

目前,SYS6020已经获得多发性骨髓瘤(MM)、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重症肌无力(MG)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准。

此外,石药集团还开发了狂犬病mRNA疫苗SYS6008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SYS6016,前者在动物模型中展现持久免疫原性,后者已进入I期临床;今年7月,石药集团还与博海生物就利用博海生物特有的肺癌靶标开发“肺癌mRNA疫苗项目”开展正式合作。

在siRNA领域,石药集团已有两款产品推进到临床阶段。

SYH2053是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首个通过偶联乙酰半乳糖胺(Gal NAc)实现肝脏靶向递送的PCSK9双链小干扰RNA(PCSK9 siRNA)药物,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其通过优化的全序列化学修饰策略,实现更持久的基因沉默效果,早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50mg剂量对PCSK9蛋白的敲低效率明显优于300mg的同类型siRNA产品Inclisiran(非头对头)。目前,SYH2053已完成中国I期临床研究。

SYH2062是石药集团又一款通过Gal NAc递送的靶向抑制血管紧张素原(AGT)siRNA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通过优化序列和化学修饰的策略,实现更持久的基因沉默效果,有望成为每6个月给药一次的稳定控压药物。临床前研究显示,SYH2062的药物活性作用时间明显长于同类型siRNA产品,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猴血清AGT蛋白水平降低90%以上;与给药前相比,3mpk的SYH2062将高血压猴的SBP降低20%并维持超过4个月。

这些属于未来的“黑科技”起码还需要3-5年才能显现出价值,但石药集团仍接二连三地开展项目,魄力非比寻常。


结语

根据《2025年医药研发年度回顾》报告,石药集团管线规模上升5位进入全球第19位,在总部位于中国的制药公司中排名第3位。在研创新药和创新制剂200余项,160余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III期临床试验近60项。这一串数据无不在诉说着石药集团的野心。这份野心,也正是中国创新药行业蓬勃发展的最具代表性缩影。后续发展如何,药渡还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1.石药集团公告、官网、年报等

2.太平洋证券、国盛证券等研报

3.《口服GLP-1黑马诞生!石药临床前小分子20.8亿美金出海》,药渡,2025-8-1

4.《CAR-T治疗红斑狼疮,国内药企取得重大进展》,新浪财经,2024-8-13

5.《“预告式”跨境BD,一种重塑中国传统药企的“新语言”》,同写意,2025-6-15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