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液冷架构概览
1.1 液冷分类
(1)非接触式:冷板式,通过冷板将服务器热量传递至管路冷却液,技术成熟,应用最广。
(2)接触式:包括浸没式、喷淋式,现阶段应用较少。
1.2 冷板式通用架构
(1)室外侧:冷源(冷却塔/干冷器)、管路/冷却液。
(2)室内侧:冷却分配单元(CDU)、液冷机柜(包括服务器、冷板、快接头UQD、分流器Manifold)、管路/冷却液。

二. GB300液冷方案
英伟达GB300采用冷板式全液冷架构,冷却路径:CPU/GPU→冷板 →Manifold→CDU→外部冷源;核心部件及变动:
2.1 冷板
(1)作用:GB300采用插槽式模组(可拆卸),冷板安装于插槽底座,通过微通道内的冷却液带走热量。
(2)冷板变动:GB300采用独立冷板设计,每个GPU独立搭载冷板,替代GB200大面积覆盖方案。
(3)导热介质变动:从硅脂更换为液态金属(镓基合金),导热系数更高,但维护频率提升。
2.2 快接头(UQD)
(1)作用:实现管路与冷板、Manifold的快速连接,具备无泄漏、高流量、热插拔等性能。
(2)变动:UQD03尺寸缩小(直径25mm→8mm)、用量翻倍。
2.3 冷却分配单元(CDU)
(1)作用:将冷却液泵送至机柜,将换热冷液送回室外侧,实现系统循环;并负责控制流量、压力及温度。
(2)变动:采用磁悬浮泵替代机械泵。
2.4 分流器(Manifold)
(1)作用:将CDU输出的冷却液均匀分配至机柜各冷板。
(2)变动:采用冷热分离的双通道架构,组件和Manifold采用盲插式对接。
2.5 具体价值量拆分

三. GB300液冷环节供应商
(1)系统/机柜级方案:Vertiv(维谛技术国内四大供应商:朗威股份、雅达、方盛、华塑)。
(2)冷板/Manifold:Cooler Master、Boyd(宝德)、Auras(双鸿科技)、尼得科、东阳光(铝冷板/氟化液)。
(3)UQD:CPC、Staubli、派克、立敏达、强瑞技术(通过打样测试,进入审厂环节)。
(4)CDU:AVC(奇宏科技)、台达电子、英维克(CDU模块)。
(5)管路:川环科技(PTFE管路)。
(6)液态金属:AMTEC、兆科电子。